第25章 南中,还是难中 (第2/6页)

大的南中来说,莫说人,即便人来,各地分散后,也几乎等于没有。

龙五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让魏延和沈腾都想起太多的事情来,以至于大帐中沉默良久,无人再发一言。

“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啊——”魏延长叹一声,打破了沉默。

忧心忡忡。

这个时候,恍然间,他才对诸葛丞相当年的作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南中,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认知高度了。

解决南中,必须要有一揽子方案,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终究会将蜀汉帝国拖入历史的黑洞中去,如秦时故事,不可能再有别的结局。

为什么南中到现在对于蜀汉帝国来说,都一直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并不是诸葛亮无能,而是蜀汉帝国无力。

权力的真谛,来源于你对资源的掌控和支配能力。

这个所谓的“资源”,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土地、粮食、布帛、金钱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官衔、爵位、荣誉等。

但不管是什么,最后,一定要能够兑换成物质财富才行。

而所谓的“掌握”,可以是天然拥有,比如家天下的“天赋神权”。

也可以是强行占有的,甚至是将来可能占有的。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分配权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比如秦始皇帝当初,他拥有天下,所以,他就是天下最大的权利拥有者。他拥有帝国所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分配权,和剥夺权。

他可以给予你,也可以剥夺你。

而汉高祖刘邦起兵之时,所拥有的就非常有限,掌握的资源少,能够分配的资源也就很少,剥夺的能力自然也很少。

西进咸阳途中,有儒生给刘邦出主意,说将原来东方六国的土地爵位全部赏赐给部下,让他们去努力打仗。刘邦觉得很好,这才吸引人嘛。

等张良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刘邦都已经将各个大印都铸好了,等着分发出去呢。

张良连忙制止了刘邦的如此举动。

张良的理由是,人都封赏完了,大家都各自回去为各自的事业打拼了,你身边还剩下几个人?革命队伍一下子就散了摊子,咱们怎么办?

你刘邦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

其实张良更深层次的没有明说,那就是,你刘邦现在还在打游击一样,自己连屁股大的一块地儿都没有,却急吼吼地给别人封王封地,你算老几啊!

这样的举动,如同小孩子过家家,只会被人家当做笑话来看的,却不会被人家感恩戴德,更不会因此就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拥有更大的分配权和剥夺权。

蜀汉帝国偏处西南一隅,自己的家底子自己知道,也就依靠着成都平原这一亩三分地的产出,养活着四万多官吏,十万多军队,百多万的民众,还要做那么多的惠民工程,修路建桥修水利,抚养战争遗孤救死扶伤,还要笼络那么多的蛮族酋长洞主大小王……

资源太少,僧多粥少,能够落到南中蛮族贵族们头上的,自然也就少得可怜。

还是那句话,你掌握的资源太少,分配资源的能力弱了,剥夺资源的能力也就弱了,所以,人家不乐意听你的指挥了。

沈腾则想得更多更远。

西周末年,平王东迁,东周正式拉开历史的序幕。

但是,因为王室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太少,以至于连自己王几之地上的麦子都保护不了,而被郑国诸侯王收割了。

周王气愤不过,强行去征讨不臣,却被诸侯王在肩膀上射了两箭,带伤狼狈逃回国都!

就此,周王室的颜面落地,是为王室正式走向衰落的另一明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