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关于白酒 (第2/4页)

,蜀汉也不缺,就是有点远,临邛最出名的自然是盐,铁,但临邛陶器,其实是比后世的龙泉瓷景德镇瓷更早的陶瓷基地,只不过没有赶上好时候,不是大宋朝这个靠海外贸易就赚得盆满钵满的的时代,所以,临邛窑就显得寂寂无名了。

问题是,临邛窑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在此地建立陶瓷基地,便是应有之义。

而且,作为本地郡守,断然不愿意让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在外地,白白送钱给别人不是?在后世,这几乎是不可原谅的行为,自己的产业,为别地方的鸡的屁做嫁衣裳,傻子才会干的吧。

“粮食!”李遗难得地终于从兴奋中苏醒过来,“哪里来那么多的粮食?”

关银屏那双卡姿兰大眼睛顿时也瞪得溜儿圆。

对啊,酿酒,最大的生产原材料便是各种粮食,酒酿嘛,就是稻米,而白酒,按照沈腾的描述,各种五谷杂粮均可,四粮液五粮液都有,单独一种粮食也可以,但问题是,这不是小家庭里的小打小闹,而是要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哪里有那么多的粮食?

沈腾笑而不答,指了指南边。

“交州?”

“交趾!”沈腾道。

“交趾那边,占城稻一年四熟,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就没有所谓的饥馑之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关于占城稻,这也是初中历史课本上的知识了。南宋时,越南占城稻在中国江南地域大力推广后,粮食产量达到新的高峰,也因此,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节约了更多的人口,转移到其他产业如手工业上面去了,也因此,南宋,半壁江山的破烂王朝,文化艺术等却来到古代的一个巅峰期。

“那阮氏上次在兴古城下吃了个大大的闷亏,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被新的交州刺史和交州郡守给摆了一道罢了,并没有刻骨的仇恨可言。大家族所谋求者,不过利尔。咱们这边直接派人过去和对方谈,将白酒的销售权给他们,要求他们提供占城稻和种子。咱们自己这边,大力发展种植,否则,总被别人掐住脖子,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对吧。”

二人连连点头。

一方面,沈腾告诉他们,其实白酒产业,根本就不缺少原材料。另外一方面,自己也要做好粮食的种植工作,只有自己手里有,才是真的有。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沈腾随口说出的一句名言,再次将这两口子震撼得好久回不过神来。

至于后面,沈腾所言,酿酒之后的酒糟,是最好的养殖畜牧的原材料云云……这两口子基本就没有听进去。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话题中。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过于强大。

两口子回去后,又是一宿没合眼。

中心议题,不是白酒不是市场不是利润,也不是陶瓷基地,而是——沈腾。

这小子究竟从哪里来的,脑袋瓜子长得也不怎么特别,咋就这样好使?里面都装了啥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沈腾成为整个兴古郡最忙碌的人。

建宁李氏悄然来了一批人,其中最为老爷子看好的除了七郎李球之外,便是十三郎李亏。

李氏的意图本就非常明显,这李十三来,就是奔着核心技术来的。

沈腾自然无可无不可的。

对于他来说,自己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真正熟悉的,也就魏氏了,但魏氏远去成都,杳无音信,李氏信任的人,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认还能咋地?

好在这十三郎本身聪颖伶俐的一个年轻后生,对于沈腾也非常尊敬,很快便获得沈腾的好感。

对于酿酒基地和藏酒基地的选择,沈腾提出要求后,便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