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第1/4页)
月朗星稀。
夜色撩人。
众人皆去,唯陪同沈腾在练兵场上散步。
李剑波讲了许多兴古郡的事情,同时也讲了许多建宁郡的事情。建宁本就与昆明郡毗邻,相去不远,很多物候皆是相同。
二人言谈中,都提到这昆明郡的好处来——昆明郡四季如春,昆明城号为春城,花开四季而不败,但人民的生活其实远没有花团锦簇那般幸福。
沈腾忽然想起一事——香囊。
干花香囊。
后世,云南本就是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基地,由鲜花而发展出诸多产业,鲜花自然是其中最大的一项,但干花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那么,香囊呢。
沈腾为什么会想起这个呢?因为他想起今天练习时精灵鬼林豆豆腰间悬挂的那个锦绣香囊了。
这个时代,女子身上带香囊,只要是条件允许的,基本算是标配。而男士,家庭条件稍好的,也有许多会佩戴香囊。
为什么呢?单纯是为了装饰好看吗?
不!
主要功能是——除臭。
说到这个事情,沈腾就是满腹的幽怨——乖乖,这里——没有纸。
三国时代没有纸?
并不是完全没有纸。
东汉和帝时期(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伦之前并非没有纸张,但因为生产工艺流程的限制,制作工艺尚未成熟,纸张的质量也难以控制……等因素,导致纸张异常稀少且昂贵。
蔡伦献来的纸,其实是改良造纸术之后生产出来的纸张,也就是说,在蔡伦之后,纸张已经有了大量制造的可能。
很遗憾,这种“可能”,也仅仅只是一个“可能”。
一来,因为时代科学技术工艺等的限制,造纸术尚未在全国铺展开来,所以,大量生产还只是存于某些人的幻想之中。
二来,天下几千万人众,真正有机会读书的,读得起书的人,毕竟是其中很少很少的那一小撮,所以,纸张尚未有广泛使用的市场基础,这,也变相地让大规模生产成为一种奢望。
所以,很多后世该用纸张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还是丝绸绢帛代替。比如圣旨什么的,都是写在绢帛上。
沈腾甚至见过古代的圣旨,都是写在黄色绢帛上。也因此,在后世才得以保全。
但这些,根本就不是沈腾关注的重点,他最郁闷的是——没有手纸擦屁股!
对,就是这个。
后世司空见惯每日必需的厕所用纸,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是根本就——没——有!皇帝陛下现在上厕所后,是怎么清洁屁股的,他不知道,但身边这所有人上厕所后,是怎么清洁屁股的,他知道。
而且很知道!
在有条件的人家里,厕所里会预备一些厕筹——竹木片子。
大号完毕,就是用这个东西刮屁股的。厕筹,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豪阀大族之家的厕筹,甚至有描虎画凤的,至于有没有故事连环画的,沈腾也不知道。
条件差的,就是砖头瓦片石头土疙瘩。
而像魏延他们这些在外行军打仗的,对不起,有什么用什么,比如有土疙瘩就很好,没有就薅几片树叶子,或者直接在地上薅一把野草。
反正吧,万物皆可为我用,万物皆可揩屁股。
也因此,清洁后的感觉就各有不同。有的会因此粗糙的物件搞得那里血迹斑斑的,也有因为某些树叶子茅草的选择不慎,搞得屁股那里又疼又痒的……
而沈腾呢,后世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样高级的纸没有啊?干的湿的,方的圆的,甚至连热水冲洗的马桶都出现了,那滋味,啧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