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倒霉的打虎英雄 (第1/4页)

一路向西。

“包子,说真心话,腾哥儿那战术阵型,香不香?”

“废话!”

“二球货!”

三人现在聊的是沈腾教授他们的战术阵型。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最着名的战斗阵型,爱好历史的人都知道,第一着名的,便是外号“戚虎”的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可大可小,小则10人以内,大则成千成万,大阵套中阵,中阵套小阵,大阵可变小,小阵可扩大,千变万化,却总能做到让对手陷入戚家军的“群殴”境地。

戚家军的敌我战损达到惊人的1000:3,这在整个世界冷兵器战争史上,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第二着名的阵型,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三阵型”,也称“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阵型”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期间,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最为杰出的战术。

该阵型以三(人)为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如戚家军的鸳鸯阵一样,可以无限放大,阵型随时变幻,但万变不变其宗,始终保持完整的“进攻——掩护——支援”的阵型,曾经在朝鲜战场上,让掌握最先进武器的霉军闻风丧胆。

当然,历史上,国外也有让敌闻风丧胆的阵型,比如“马其顿方阵”,只不过这样的方阵,放在中国人的历史上就完全不够看的了,所以,沈腾也就没有怎么在意。

闲暇之余,沈腾曾经专门给包子他们讲述了这两种战斗阵型,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混蛋们练成格斗术之后,自以为天下无敌,动辄就牛逼狂妄症发作,喜欢“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陷入单兵作战的陷阱。

这几个家伙也是伤心,对于沈腾讲的这些战场知识,刻骨铭心得要命。

上次猎虎,包子他们就亲身体验了一次三三制战术阵型的好处。

他们将士卒们进行有效分拆,外围形成多达六层的包围圈,而在最里面,又将山头四周分拆成了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又布置了前后两个三三战术小组,前面一个小组呈倒三角阵型,后面一个小组呈正三角阵型,一旦前面小组遇到险情,后面小组要在最短时间内直接从中间穿插而过,形成正负两个三角形的叠加。

包子和黄崇、李球为里面最突出的那个三角形,包子李球为前面突出的两只角,黄崇为后面那只角。所有人都手执长枪,腰悬佩刀,靴藏利刃,严阵以待。

“给所有人交代下去,咱们要将这只倒霉催的畜生当做敌人来对待,搞一次战场实地战术演练!都特喵地认真对待!”

士卒们演练这所谓的“三三制战术”阵型很久了,平日里,也就是打野猪猴子的时候用到过一些,今天,遇到这只倒霉的大虫,哪一个不是兴奋得血管子都要爆浆了!

包子所在的小组突前,直面老虎,而其他小组在行进到一定距离后,便自动停步不前,大枪斜斜指向天空,形成威势,将老虎逼迫到包子他们这一面去。因为包子他们最靠近老虎,并且他这边的铁枪都没有举在空中。

这只老虎现在估计又是愤怒,又是懵逼,又是迷惘,自己就在这里打了一个盹而已,没招谁惹谁的,干嘛呀这是。

如果所有人都齐步上前,老虎无从选择,那么,它就会不用选择,随便那个方向冲过去就是了,不计后果。

但现在问题来了——它有得选择。

只有包子所在的这个突前三人组最靠近猛虎,自然就被猛虎认为是最大的威胁。而这几人背后人也多,但却没有其他方向那么多的铁枪林立,又让老虎觉得有机可乘。

只要越过这些人墙,进入山林之中,便是自己的天下。

包子他们嘴巴上说是不怕,但哪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