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腾哥儿,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第2/3页)

一回事儿么。

但是,自从七擒孟获事件之后,祝融夫人感念诸葛丞相再造之恩,再无任何反叛之心,一心向汉。

人家磕不不仅仅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更在无数次的行动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这一点。

孟获所在三江口,是大理向西最大的一块方圆三百里左右的平原地区,物产丰富自不必说,其间三江荟萃,金沙江自古以来本就是南中金银产地,而孟获的大本营银坑洞,即为蛮人开发了数百年之久的金银洞窟,孟获家族世代为王,早已经积累的无尽的财富。

在孟获表示了归顺诚意后,诸葛亮将南中四郡分拆为七郡,并且将孟获所在的三江口直接从昆明郡拿出,划归到永昌郡的管辖,一来,为永昌郡增加一些实力,其最根本的目的,却是让孟氏与本地豪族吕氏相互牵制,防止一方坐大,再次出现尾大不掉的叛汉举动。

祝融夫人深明大义,不仅主动让丈夫孟获接受了朝堂的御史中丞任命,常住成都,还在成都购建了蛮王府邸,并且有许多固定资产投资。

其实孟氏完全没有投资的必要,但这就是祝融夫人的睿智之处,诸多举动,更多是一个态度,向南中诸多蛮人豪酋表达一种态度——蛮王孟获一心向汉,再无反复。

很自然地,这个态度,在成都朝堂同样获得极高赞誉。

而祝融夫人也经常去到成都,与成都的那些贵妇们结交。

,!

在南中,其与关银屏之间甚至成为师徒关系,关银屏的飞刀技,便是从祝融夫人这里学得的。

沈腾对于那个便宜义父可以装作无所谓,但对于这个传说中的巾帼英雄祝融氏,却心存敬意。

离开兴古郡的时候,关银屏曾经专门和沈腾提及此事,在于关银屏而言,沈腾能得到孟氏的襄助,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蜀汉,无疑都是一件十分完美的事情。

尽管难以启齿,但事实就摆在那里,沈腾的“身份之谜”,始终会成为横亘在沈腾与所有人之间的一个巨大屏障——这个,即便是关银屏,同样感觉匪夷所思,却又无能为力。

好在沈腾这一路行来,背后已经有了太多人为他站台——魏延自不必说了,庲降都督府的几位大佬也基本接受了沈腾,建宁李氏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

因为建宁李氏这样的豪族,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只会以自身族群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会把沈腾这样一个“天外飞仙”似的人物当做唯一的选择项。

这绝非关银屏所能左右。

好在沈腾目前的表现,以及这些表象背后的价值,建宁李氏尚无其他选择的必要。

而孟获的“自愿献身”,自愿做了沈腾的义父,算是给沈腾做了一个强大无比的背书。

关银屏由衷地为沈腾感到高兴。

祝融夫人看见沈腾,两眼顿时就放射出光芒来,一激动,说话都不利索了:“儿子,我喜欢,很帅,很好,我喜欢你……”

沈腾闹了个大花脸,脸红脖子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苦涩涩地笑道;“儿子也很喜欢义母。”

幸好那三个显眼包这个时候已经悄悄溜了过来,一个个簇拥在祝融夫人的战马两侧,使劲儿地蛊惑着:“见面礼!见面礼!”

“没有见面礼,这义母算是白瞎了!”

“祝融姨娘忒小气,白捡这么好一个大儿子,竟然连见面礼都不给,哎,真为蛮王不值!”

“同样是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咧!”

……

祝融氏听汉话说汉话还是有点吃力,直到这时候,才终究算回过味来,原来这三个混账东西一直在揶揄她。不由得大怒,抬手一人肩膀上赏了一家伙,刀背拍得三个混账小子脊背生疼,却不敢再胡言乱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