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盲井 (第3/4页)
会出现死人事件,而且这些人都是沾亲带故的,有的甚至拖家带口的,不赔偿是不可能的,他们会报官,事儿闹大了,对咱家王爷不利。赔偿少了,这些人就闹事儿。按说咱家也不怕他们闹事儿,但这些人的家属,老的老小的小,整天在矿区嚎哭,一哭二闹三上吊,还专门在矿坑洞口闹腾,搞得这些矿工都不敢下矿了。”
王妃祝融氏来了后,就一直没有说话,显得心事重重,情绪很是不高。
沈腾很理解老干妈的心情,别看蛮王在自己的独立王国内杀伐随意,但一旦沾染到了汉民身上,则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谁知道这些汉民到底来自哪里?又有谁知道这些汉民背后是不是存了什么不良的居心?
假若只是汉民想发点小财什么的,还无可厚非,但若有人将此事上升到政治上面去,则一个小小矿工的生命,都可能成为压垮他孟氏这匹强横无匹的骆驼山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祝融氏本也没有多少政治智商,只是这些年,随着丈夫在官场上的摸爬滚打,政治水准也便水涨船高,毕竟是在成都摸爬滚打了的,多了许多见识,不再如南中蛮人一般,毫无认知。
但真正处理这些模棱两可的事情时,她依然显得束手无策了。
今天带沈腾来,本也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若干儿子有能力解决就好,没能力解决也无所谓,说不得,就要到郡城走一遭,请那个要命的臭石头老人出出主意,被老家伙狠狠勒索一顿,那是必然的了。
破财免灾嘛,不外乎如此。
也许,将这些汉人全部驱逐出去,一了百了,最是心静。
但驱逐汉人,不给汉人赚钱机会,在政治上,同样是一个败笔。有心人照样可以做你的文章——你蛮王竟然连挖矿都不给汉人机会了么?你是怕汉人赚了钱还是怕汉人吃饱了饭?到底存了何种居心?
但凡牵扯到蛮汉关系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
若是在过去,诸葛亮征南中之前,孟氏在这里一言九鼎,哪个汉人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胆才敢到三江口来,因为蛮人最喜欢的便是拿汉人的头颅做祭祀的牺牲祭品。
“世道变了啊!”祝融氏一阵心塞。
“这世道到底是变得更好了呢?还是变得更糟了?”
其实想想,这世道是更好了。
首先,南中的叛乱是少了很多的,尽管也还有,但毕竟像当年孟获雍闿高定那样的,少之又少。叛乱少,和平多,就意味着人民的生活安定有保障。
宁为和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个道理,谁都懂。
,!
蛮汉之间的芥蒂少了许多,在很多地方,蛮汉几乎已经融为一体了,比如现在南中各个郡城县城中,法治一律平等,根本就没有蛮汉之分。这就是明证。
也正因此,他孟氏才有机会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开矿冶炼金银,才有机会囤积了巨量的财富。
但这样的世道,到底能持续多久?
诸葛丞相的去世,蜀汉帝国内部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新一轮的政治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未来,蜀汉帝国该何去何从?“以蛮治蛮”的南中政策还能坚持多久不做改变?或者即便改变,对于蛮王家族的政治地位会带来多少冲击……
头疼欲裂。
孟繁带着沈腾到外面走动。
前面洞口处一阵嘈杂,呼叫声,哭嚎声,响作一团。
“奶奶的,又死人了!”孟繁狠狠往地上吐了两口唾沫,大踏步向那边走去,沈腾也连忙跟了过去。蛮王妃则悄然转身离去。
洞口不远处,一群人围拢在一起,中间,躺了一具尸体,浑身泥土石屑,头部已经被砸得不成形了,连眉眼都难以辨认。显然,是在掘矿时,被洞顶的落石给砸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