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南中的人事调动 (第2/5页)
也大不易,还需要朱家的这个话事人在现场坐镇,毕竟这十几年以来,兴古郡可就是人家朱武主持着,才没有闹出类似且兰国的故事来。
现在就将朱武调离,很有点明升暗降的意味,任谁都看得出来,人家朱家也不是傻子。
万一朱家不乐意,不配合,或者私下闹点什么幺蛾子,兴古郡立马就是一场大祸乱!
大家一旦撕破了脸皮,再想和好如初,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蒋琬的意见,费祎无所谓。
在于他而言,南中事本就是庲降都督府的内务事,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我才不管呐。
你马忠敢这样做,必然会有很多后手留在那里等着,他才不相信马德信是个没有后手准备的莽汉子。
马忠多谋,张嶷善断,这二人坐镇庲降都督府,朱家这样的土豪即便想搞幺蛾子,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儿!
大不了再多杀一次呗。
但既然尚书令蒋琬都已经旗帜鲜明地否决了马忠的想法,费祎自然无可无不可,只有坚决支持了。
但没同意朱武的调拨令,不等于尚书府就没有一点表示,兴古郡除了朱家,不是还有覃家郭家林家等几大豪族的嘛,适当拔苗助长一下其他大族,给朱家上点眼药,不一定就是坏事,算是一种未雨绸缪吧。
,!
适当的敲打,你可以当做是警告,但也可以当做是鞭策,看你朱家自己怎么看待了。
李遗去到兴古郡时日虽短,但表现着实出挑,这是上司们都没有想到的。最让庲降都督府看重的,就一点——李遗做得比几乎所有新上任官员都好,就是事无巨细,一一上报庲降都督府。
这就很是给马忠都督面子,这样的职场新人,谁不爱?!
所以,马忠这里对于李遗,真是不吝誉美言辞,以至于蒋琬费祎对这个新晋的新亭侯爷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觉。
对于庲降都督府所申请的在兴古郡设立公祭日一事,尚书府自然是完全应允,大力支持!这本就是好事情,对于蛮汉关系的和谐,无论大小事,一律绿灯放行——这个,不在话下。
尚书府甚至还专门告诉马忠,公祭日定下来后,会有陛下的圣旨到场,以示隆重。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可以在公文的说明的事情。
但是,对于那几个在南中飘忽不定的家伙,二人却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主见。
按说魏延的兵,也是费祎这个大司马兵部尚书的部下,但魏延的事情,到现在上头都还是模棱两可,没个准信。老家伙明明已经在成都西山安家立业了都,可人家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甚至家也不回亲人都不相见——这是几个意思?
最蹊跷的,不是老家伙玩儿失踪,而是这人明明活着,而且立了泼天大功,但爵位却没了……魏小六袭了老爹的爵……这都什么事儿啊!
前所未有!
皇帝陛下也不知道怎么了,和老侯爷一起玩儿得不亦乐乎,像打擂台戏似的,玩嗨了都,但蒋琬费祎他们这些人却为了难。
魏延当初带走了1000人,要知道,这些人都还在籍,既然在籍,就得给你发粮饷不是?这点不难,咱蜀汉不缺你这点东西。
问题是,既然在籍,你就得听从兵部的调令不是?但你魏延现在自己带了500人屯驻西山,不吭不响地,憋着什么好屁不成?
再说了,皇帝不问,那是他老人家肚量大格局大好不好,你兵部干什么吃的?一个百战将军,带着几百悍卒,悄无声息地屯驻在都城外面,你兵部也不闻不问,你费祎这个兵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还有,呐老家伙私自放了500人在南中,打着围猎的幌子,到处晃悠,这个,又算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