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李隆基:点兵点将,点到谁谁来做宰相嘻嘻! (第1/2页)

【归根究底,其实还是在于权力的争夺。】

【姚崇此人有才干是不假,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和自己不对付的就排挤出去,亲信就大力培育谋好处。】

明朝,朱元璋冷哼一声。

宰相结党营私岂不是在挑战皇权?

什么都交由你这个宰相做主决定了,我这个皇帝还当不当了!

胡惟庸,这也怪不得朕,宰相的存在本就是多此一举!

【最要命的是姚崇手下的亲信贪污受贿被李隆基查出来了,姚崇还要梗着脖子叫板。】

【即使李隆基再信任姚崇,也不能任由他的势力再次发展下去了。】

【不然要不了多久,他这个皇帝就真成吉祥物了!】

姚崇卧于病榻之上,幽幽叹息一声。

若是他这个领头人不维护手下,谁还会愿意跟着他呢?

时也命也,自己这个多谋善断的宰相不再符合陛下的需求,自然也应该功成身退了!

好在,如今自己虽致仕陛下却还是以礼相待,善终就好,善终就好!

【而且姚崇乃百官之首,他都拉帮结派,下面的人肯定也是有样学样。】

【这显然不符合李隆基的预期,所以换宰相势在必行。】

【在开元年间最有名的四个丞相,除了姚崇外还有一个人此时正在朝中。】

武周,武则天摇摇头。

姚崇此人灵活善变通,登基初期政局动荡,国内大灾小祸不断,需要这样一个人来主管政事。

可国家安定之后,姚崇的小心思就让他变得不适合起来。

此时更加需要的是一个恪守制度,明法守成之人。

【于是,李隆基就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刑部尚书宋璟。】

【宋璟此人向来以铁面无私,执法严明着称,对于李隆基来说正合心意。】

【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宋璟任相后以择人为务,赏罚严明,官场风气肃然一清。】

李隆基撇撇嘴,宋璟就是个倔老头!

自己这个皇帝的面子他都不给,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敢放肆。

虽然说话难听了些,但终究还是一心为国的!

李世民心中满意,自己这个曾孙子还是不错的!

能够选贤任能,有识人之明,颇有明君之相!

【宋璟任宰相十余年,不过奈何年纪本身也不小了。】

【实在是没法为他老李家再发光发热了,再三请求告老还乡。】

【李隆基也不能真让快七十的老人家在岗位上干到死,只能同意了。】

唐朝,苏味道与杜审言举杯共饮,不由感叹:“宋璟,真王佐才也!”

此时还在并州的张说心思浮动,自己得罪了姚崇一度遭贬。

后来多亏故人相助才得以升迁,如今并州有再起战乱的趋势。

如果自己能立下大功,来日姚宋二人致仕,正是自己回朝的好时机!

【那宋璟走了,李隆基还是要再次物色人选的。】

【恰逢此时,并州生乱,曾在开元初年被贬至此处的张说因平叛立下大功。】

【这个曾经两度担任过宰相的能臣一下子走入了李隆基的视线。】

噢?又是老熟人?

武则天眉头一挑,朕想想,似是个七品小官。

看来我这朝中也是卧虎藏龙啊!

【张说虽是文臣但也算是个儒将,而且不同于宋璟,这位由于经历坎坷练就了察言观色的好本事。】

【要不说人家会来事呢,先是并州巡幸一通马屁拍到李隆基心巴上,成功调回了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