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赵祯:老好人兼耙耳朵的间歇性努力 (第2/2页)

虽然有被谋朝篡位的风险,但想起自家大秦二世而亡的事情,嬴政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总归只要是他老赢家的血脉就行!

仁宗一朝,司马光也不得不说,章献明肃皇太后于赵氏实在是有大功的。

【由于最后迈出称帝的一步,加上治理有方,大部分宋廷君臣对于刘娥的评价还是正面的。】

【刘娥过世,赵祯终于得以顺利掌握朝政大权。】

【赵祯性情宽厚,不爱奢华,对待臣僚也十分宽容,在位期间创造了仁宗盛治。】

赵匡胤眼前一亮,这个听着不错!

叶楚话音一转:【但是吧,性格太宽和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仁宗一朝各类人才贤臣辈出,却始终没有做出什么大政绩。】

【就是因为赵祯太好说话了,曾有人评价他“无定志”、“宽仁少断”。】

刚被贬的范仲淹也是颇为无奈。

官家他是听劝,关键他谁的劝都听!

改革一事岂是儿戏?

一会儿改,一会儿停的,叫下面的人如何应对?

【赵祯也是想要做事的,当时宋朝延续到他这一代,许多弊病初现。】

【更巧的是他想改,还正好有支持改革的贤臣,诸如范仲淹之类的。】

【但是吧,赵祯改革的意志不够坚定。】

【遇到阻挠的时候又听取了保守派的建议,把人贬了,终止了改革。】

赵祯也是有点委屈,这纳谏还有错了?

主要他说这个,你说那个的,他有时又觉得都有理,实在不知道听谁的啊!

叶楚:我愿称之为耙耳朵的间歇性努力!

【亲政的三十年间,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臣屡进屡退,反反复复。】

【下达的政令也是一会儿改一会儿换,结果什么事也做不好。】

清初,王夫之摇摇头。

“朝令夕改,吏无适守,民无所从啊!”

【虽然搞不了大事,但做个守成的贤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位期间国家相对安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说来也可惜,宋之一朝,名将贤臣良多,却落到那样的结局。】

【自赵祯之后,稍微有点作为的皇帝一个死的比一个早。】

【昏庸的又一个比一个活得长,有贤臣没明君,属于是爱人错过了。】

赵匡胤心脏怦怦的,有点怀疑人生了。

是我老赵家的风水问题吗?!

有作为的都短命,荒唐的都长寿是吧?

岳飞:如果现在在位的是哲宗陛下就好了,我直接打到金人的老巢去!

【宋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属于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已经显现出来。】

【此时的外敌除了大辽,还加上了一个新发展起来的西夏。】

【在这个情况下上位的宋神宗赵顼自然是有雄心壮志,改革强国的。】

【而那个男人,带着自己的抱负也来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