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朱厚照:激战数天,伤了个皮毛?! (第1/2页)

【前面我们说过朱厚照是朱佑樘和张皇后唯一的独苗苗,老爹去世后自然毫无疑问的继承了大统。】

【但与朱佑樘在明史中较好的名声相比,朱厚照的形象几乎是按照昏君的模板来的。】

【不学无术,荒淫玩乐,任用宦官,桩桩件件都是妥妥的昏君之相。】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德年间,朱厚照不屑一顾,他用脚指头想也知道那史书里多半没什么好话。

自土木堡之后,大明的兵权几被文官集团握在了手中。

没有兵权,朕就只能当个傀儡任由他们摆布!

【提起朱厚照,就会联想到他设置来玩乐的豹房,几乎代表着朱厚照的荒唐。】

【但实际上豹房不仅仅是娱乐场所,更是朱厚照设立的用于处理朝政的办公场所。】

【在豹房,他可以避开宫廷内传统的行政程序以及文官集团的束缚,更加自由地与自己信任的人商议国家事务。】

【可以说,这是他试图掌权的一个尝试。】

【但对于文官集团来说,这不是要和他们杠上吗?】

宋朝,赵匡胤若有所思,看来文臣集团独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武将手握大军有造反的危险,文官做大也有架空皇权的风险。

其中的制衡之道,还需要细细斟酌。

毕竟,遇上不靠谱的后代子孙的几率实在太大了!

【朱厚照的进展并不顺利,因此他也选择了扶持宦官势力打擂台。】

【这个人就是“明朝四大宦官”之一的刘瑾。】

【刘瑾此人取消常例,打击贪腐,狠狠得罪了文官。】

【但偏偏他自己的手脚也不干净,属于是贪官查贪官了!】

正德年间,朱厚照面无表情的摩挲着手中的玉石。

刘瑾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帮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护着他几分也是应该的。

毕竟改革之事,除了宦官他手中也无人可用,但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

“做事注意分寸,若是惹了众怒,朕也保不了你。”

刘瑾连连磕头:“奴婢知道了,谢主子隆恩!”

“奴婢愿为主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除了吏治之外,刘瑾还试图整顿军屯,结果把武将也一起得罪了。】

【加上他本人也是个骄狂的性子,平素里的错处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仗着权势常常欺上瞒下,偏私受贿,铲除异己,可以说是满朝皆敌。】

【于是安化王联系一部分武将直接造反了!】

【文官这边当然不能错过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杨一清联合太监张永状告刘瑾,誓要把他拉下马。】

杨一清冷哼一声,先不说争权之事,那刘瑾无非一奸佞小人尔!

自私狭隘,稍一得势便抖起来了,于天下百姓都是祸害!

陛下也是昏了头了,竟然启用这样一个人!

【好家伙,朱厚照一看文官武将甚至太监都集体反对,也知道坚持无益。】

【不得不把刘瑾祭天了,以此来缓和朝中的矛盾。】

【也是从那之后,朱厚照意识到没有兵权他永远都无法压倒文官集团,于是选择扶持武将,比如江彬等。】

【但武将掌兵始终不是自己亲自掌握军权,朱厚照十分伤脑筋。】

永乐年间,朱棣冷哼一声,十分不爽。

刘瑾奸宦固然可恨,然而挟制皇权的这些人更加可恶!

想要拿到兵权,是不可能通过正大光明的方式突破文官集团的防守的。

也不知道朱厚照这小子,是怎么解决的?

【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