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老妪四十九 (第1/3页)

“家主,咱家想这会就离开。”

等陆瑶的背影走的看不见了,张庶便起身朝张家主请辞。

“天已经快黑了,不如明天再走。”

“咱家想早日将这个消息告诉娘娘。”

“老爷,我听说住在清竹堂的那位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一道苍老的女声传来,随后便有一个锦衣华服,满头珠翠的老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步入归德堂。

此人正是主家的当家老夫人钱氏,德妃娘娘的亲生母亲。

“你们都下去。”

张家主的目光射向钱氏身后的丫鬟婆子,声音听似温和,却不容人拒绝。

“是。”

几个丫鬟规矩行礼,随后退了出去。

“什么事这么严肃,连我身边人都不能听?”

钱氏的目光在屋里扫视圈,“人呢?”

显然是一收到陆瑶前来的消息就立马赶了过来。

“已经走了。”

张家主重新坐下,把杯盏扶正,倒了杯茶慢慢品着,心情前所未有的放松。

以前每年有天使从京里来,诉说着娘娘求子的心酸与苦楚,他都心情沉重,感同身受,这一次却不同,如果这药丸是真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直到一杯茶喝完,他才指了指台上的红木匣,“夫人,这是清竹堂那位送来的,你看看吧。”

钱氏走到桌前,抬手将匣子打开,看到里面的瓷瓶她疑惑不已,“什么东西?”

“生子丸。”

张家主声音平静,但熟知他秉性的钱氏却能听出他声音里隐隐透出来的激动。

“当真?”

钱氏也是不可置信的看向那个洁白如玉的小瓷瓶。

生子丸,如此浅显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她是这么说的,所以张庶准备连夜回京。”

“她提了什么要求?有没有趁机狮子大开口?”

如果是真的,送这么一份大礼,怕是所图不小。

“没有,她只说如果娘娘传来喜讯,还请族里以后多照顾些他儿子,顺便帮她侄女找个可靠的人家。”

“就这么点小事,她舍得用这药丸来换,该不会是假的?”

这两件事完全不对等,让钱氏不得不怀疑。

“是真是假,等药丸送进京,娘娘用了之后很快便见分晓。

而且,她也不像没脑子的人,应该不可能做假,你以后多邀她来家里坐坐,尤其是她那侄女,也见见,看看人品如何,若是个好的,我族里大好儿郎多的是,随便她挑。”

“老爷说的是,我记下了。”

这事对她来说不值一提,不过是给姑娘找婆家,简单的很。

“还请夫人命人取包袱皮来,咱家要抓紧赶路。”

张庶想离开的心越来越急切。

“来人,取包袱皮,顺便准备些干粮。”

钱氏扬声朝门外吩咐。

有丫鬟应声而去,不一会便取来一块褐色的包袱皮。

张庶接过包袱皮,把匣子小心包好系在胸前,便甩着拂尘出了归德堂。

此刻主宅门前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几个魁梧大汉牵着马站在车旁。

随行伺候张庶的两个小太监恭敬的站在车前等候,整装待发。

“家主,夫人,咱家告辞。”

张庶拱了拱手,甩动拂尘上了马车。

“一有消息就要传讯回来。”

钱氏忍不住交代。

“夫人放心,咱家记住了。

走。”

张庶一坐定,便立即吩咐车夫赶车。

张家主与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