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冲喜的女人九 (第1/2页)

经过大傻的精心养护,红薯藤长势良好,已经可以扦插了。

由陆瑶口述,大傻与小翠剪枝,扦插,那垄红薯藤,整整插了一亩半地。

自从扦插完,大傻仿佛就长在了地里,每日都要来回巡视,除了陆瑶,任何人都不得靠近那一亩多地,就连小翠,也得由陆瑶带着才能去。

他以前从未见过红薯,但在下种之前,陆瑶给他吃了一个烤红薯,也许是那味道和口感征服了他,他对那些红薯特别重视。

春耕结束后,村民们又开始烧砖,而先前烧出来的那些砖,已经被村民买走,开始了砌屋子。

夕雾村可以自己烧砖了,这一消息,很快在附近村子里传开,有不少人前来看热闹。

村长便趁机宣传他们烧的青砖,“父老乡亲们,县里的青砖三文钱二块,砌三间房子大概需要五万块青砖,那就是七十五两银子,你们找人送,还得要出路上来回的花销,我们就不同。

我们的砖质量与县里的一样,但我们十文钱可以买七块,五万块砖头大概只要七十两银子,可以省下好几两。

而且我们这个也不用你们路上再另外花银子,你们想什么时候要,随时可以来拉。

我们这砖窑厂不大,烧出来的砖还要供我们自己村上用,所以数量不多,要砌房子娶媳妇的,可要抓紧了。”

他说的声情并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与县里相差几两银子呢,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一个铜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的百姓而言,那有可能是一家人两三年的积蓄。

果然,他的话起了效果,有那动心的人前来订购。

能赚钱,村民们自然是先紧着外村人,烧出来的砖头很快便被买空。

有生意,没有数量可不行,为了提高产量,陆瑶又拿出一百两,加上卖砖所得,又建了两个窑口。

三个窑同时烧,每个窑里每次可以烧两万块砖,一次就够一户人家砌三间屋子,总算减轻了产量跟不上的压力。

毕竟是穷苦百姓,能建得起青砖瓦房的还是少数,慢慢的,砖头便有了多余,村是有那富裕些的人家便也开始砌房子。

毕竟他们只要出一半的钱,如此好事,谁家能不心动。

天气越来越热,红薯长势喜人,那叶子碧绿青翠。

陆瑶便吩咐翠儿和大傻,将那些长的过长、过密或是病弱的枝条剪去,让剩下的枝条能很好的进行通风和光照,减少对养分的消耗,使养分能更加的集中,从而提高红薯的产量。

至于修剪下来的那些叶子,也不浪费,那可是纯天然的绿色蔬菜。

那些病弱的枝条送去给村长家的猪吃,至于好的,陆瑶挑挑拣拣,选了一筐嫩头,偷偷送去了县衙门口,还在上面留了纸条:

草民偶然间遇到一种新的植物,生食感觉味道鲜甜、清脆,煮熟后粉粉糯糯,有强烈的饱腹感,因其外皮乃红色,草民便叫它红薯。

这是从其藤蔓上采下来的嫩叶,食之后,十分美味下饭,现送于县令大人品尝,待到收获季节,草民必邀请大人共同检验其产量。

食用方法:洗净后清炒即可。

陆瑶亲眼看到衙役将那筐红薯藤拿进县衙,这才离开县城,

县衙里,县令李云盛手里拿着纸条,眉头紧锁的看着面前的衙役,“看到是什么人放的了吗?”

衙役摇头,“属下没看到人。”

李云盛摆了摆手,“将这个拿去厨房,炒一盘过来。”

“是。”

等衙役拿着筐子离开,李云盛看着手里的纸条,陷入沉思。

根据字条上所写,有人发现了新物种,已经吃过,并且开始了种植,这种叫红薯的东西什么样他目前不知,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