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血洗青云台 (第1/2页)
金殿喋血
寅时的梆子声穿透浓雾,萧煜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蟠龙在烛火中若隐若现。他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剑痕——这是三日前赵将军率死士夜袭留下的印记。阶下跪着的李尚书浑身发抖,捧着的奏折上墨迹被冷汗晕开:"陛下,秦相昨夜在诏狱自尽了。"
"哦?"帝王轻笑,忽然将玉玺掷在青砖上。清脆的碎裂声中,十二扇雕龙殿门轰然洞开,三百玄甲卫押着五花大绑的王御史踏入大殿。萧煜起身时,腰间惊鸿剑发出龙吟般的颤鸣:"诸位爱卿可知,这青云台下埋着什么?"
苏婉儿的声音自梁上传来:"前朝末帝埋在此处的三千斤火药,被秦相换了引线。"她红衣似火飘然落地,剑尖挑开王御史的官袍,露出绑满火折子的腰封:"可惜这改良后的霹雳弹,连雨浇不灭。"
局终现
沈清澜捧着鎏金香炉从屏风后转出,袅袅青烟中现出陈国公惨白的脸。她将香灰倾倒在玉阶前,灰烬里赫然显出五枚带血的青铜虎符:"三日前赵将军的西北军哗变,诸位可知他们喊着什么?"
"清君侧,诛妖后!"陈国公突然暴起,袖中淬毒匕首直刺沈清澜咽喉。电光石火间,惊鸿剑贯穿他右腕,萧煜的声音冷如寒铁:"国公爷可认得这个?"他甩出一卷泛黄密信,上面记载着二十年前陈国公与北狄合谋害死先太子的铁证。
苏婉儿旋身踢翻香炉,炉底暗格滚出七颗人头——正是昨夜企图劫狱的赵氏亲卫。她剑指西方:"此刻赵将军的十万叛军,应该正在饮马河畔喝掺了软筋散的庆功酒。"
烽火连城
饮马河畔的芦苇荡里,赵将军金甲染血,手中长枪挑着个玄甲卫统领的头颅。当他看到河对岸缓缓升起的龙旗时,突然发现战马开始口吐白沫。
"这河水好喝吗?"萧煜的白玉战车自晨雾中显现,车辕上绑着个浑身是血的北狄细作,"你与北狄约定的狼烟信号,朕让婉儿换成烟花可好?"话音未落,漫天火流星划破天际,将赵家军的粮草营烧成火海。
赵将军目眦欲裂,策马冲来时忽觉天旋地转。苏婉儿从芦苇丛中跃出,软剑缠住他脖颈:"这一剑,为我兄长!"血柱冲天而起时,对岸传来震天欢呼——竟是百姓自发组成的民兵团,手持农具将残兵围得水泄不通。
凤鸣九天
沈清澜站在摘星楼顶,看着宫城外渐渐熄灭的战火。她解开腰间玉带,里面藏着半块染血的虎符——这是今晨从陈国公密室找到的,与萧煜手中另一半严丝合缝。
"娘娘为何不告诉陛下,那日您剜心头血做药引的事?"贴身宫女捧着药碗哽咽。沈清澜望着御书房通明的灯火,嘴角泛起苦笑:"他既选择做孤家寡人,本宫便陪他演这场戏。"
楼外忽然传来环佩叮当,苏婉儿拎着酒坛翻窗而入:"姐姐可愿与我赌一局?"她将两份密报拍在案上,一份是秦相临终血书,一份是萧煜亲笔的废后诏书。
沈清澜指尖抚过诏书上未干的墨迹,忽然将密报投入香炉:"本宫赌他舍不得。"
终局新生
五更时分,萧煜踏着满地血污走进宗庙。他亲手摘下五大权臣的灵位扔进火盆,火光中浮现出少年时的画面:沈清澜在梅树下为他包扎伤口,苏婉儿偷来御膳房的糕点,先帝摸着他说"要做仁君"。
"陛下,该上朝了。"大太监捧着染血的朝服跪在门外。萧煜转身时,看见沈清澜捧着玉冠立在廊下,朝阳为她镀上金边。
宣政殿外,百姓山呼万岁声震九霄。萧煜握紧沈清澜冰凉的手,望着丹墀下新科进士们年轻的面庞,忽然想起苏婉儿临别时的话:"这江山太重,我替你扛十年。"
午门外的老槐树上,一道红影闪过,惊起满树雀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