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不武武不文 (第2/4页)

传书的师兄师姐是和这人有什么仇,或者是相信这人真的命硬到能抗住双全法的副作用?虽然自己带着师弟们外出任务,这是师门鼓励的,但这次强行要求两人一起,多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是个搏命的事情,有危险宁愿自己受伤也别伤到两人才是。

虽然嘴硬着不是自己的原因,但毕竟自己修炼的双全法,又经历过那么多次,月似时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仔细打量着两人,促织炼化玉符中规中矩,但是气息总是有一点特别,好像除了自身散发出的气息外还压抑着什么。李子木炼化的很是生疏,不过听传言说这人脑子不太好,痴傻的很,不过有种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气质,看着就像是让人随便宰割的绵羊。

一路无话,几个时辰后法舟停在了祥安镇的府衙门口。

在天上飞着的时候俯瞰祥安镇,整个镇子大概占地近一百多平方公里,是很大的镇子了,所以设有知府。祥安镇的知府是个又高又胖的中年,留着络腮胡,丝毫没有文官该有的样子。腰跨佩剑,剑首系一皮绳,绳子中间磨的已经发亮,脚踩皮靴。

知府领着两名护卫一脸笑意从门内大步走出,双手抱拳朗声说道:“祥安镇知府文不武见过翠微山高徒。这位是祥安镇巡检武不文,也是本官的胞弟。”

说着伸手指着左边身着斗牛服面白须净又瘦又矮的中年,“后面也是他来配合几位去处理刘家之事。”

武不文拱手一礼:“几位远道而来辛苦,先到府内歇息一二,然后一同前往刘家处理此事,且看如何?”

三人连忙回礼,月似时开口说道:“知府和巡检大人客气了,歇息就不了,如果巡检时间方便,我们现在就去刘家吧。”

“悉听尊便,且随我来。”武不文又对文不武说:“知府大人,我们暂且告退,还请安排府内准备好三间客房和晚宴。”

随即武不文左手扶着佩剑,右手引路,带着三人走向刘家。

促织一路上闲不住嘴:“你大哥叫文不武,你叫武不文,你们兄弟俩是亲生的么?”

“知府大人和我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不过家父姓文,家母姓武。说来话长,母族这边嫌弃家父成亲时聘礼给的少,要求孩子随母姓。本应知府姓武的,不过父族这边又说陪嫁不多,所以就大哥随父姓我随了母姓。后面取名的时候本应叫文武和武文的,就因为这样一闹,中间又加了个不字,算是两边亲族拿着我们兄弟俩的名字互相出了口气。过去这事在咱这镇上也算是,呃,趣事一桩。”

武不文苦笑着解释,“两边亲族是出了气了,我们兄弟两个可逢人就要解释一遍,当年我兄弟二人面见当朝,都以为是巧合,还御赐让我二人结为异姓兄弟来着。”

“都什么年代了,天地大变都过去五千多年了,怎么还有老古董要……”没等促织说完,李子木伸手捂住了他的嘴。

“抱歉,我这师兄脑子不好,也口无遮拦的。不过我看你们两人官服和衣着,知府本应是文官,怎么一身武官打扮,而且还佩武剑?你虽然穿着斗牛服,但是佩的文剑?终究还是和名字反着来的?”指了指武不文腰间佩剑,红蓝色丝质剑穗随风飘荡。

“大哥自小体弱多病,母族这边就怪父族取名不武方得身体不好,就让大哥开始习武修炼,大哥也算天才,没几年就筑基成功,随后12岁就踏入开光,通过了当朝的武官选拔。不过因为资源和天赋的原因,至今没能融法。我则是自小身体强壮,但脑子不够聪慧,愚笨的很,父族又怪母族取名不文方得脑子不好,就自小读书,后来我考取了功名。”

武不文似乎习惯了别人问他们兄弟名字的事情,回答的毫不犹豫:“我兄弟二人同年录取功名,面见当朝。因为刚好赶上当朝改换书写行文方式,就因为这名字,刻在腰牌和印玺上都是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