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秦始皇丰功伟绩颁布严苛的秦律加强社会治理 (第1/6页)
公元前 221 年,咸阳宫的朝堂之上,庄严肃穆。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洒在金碧辉煌的地砖上,映照出一片耀眼的光芒。秦始皇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朕统六国,天下初定!历经无数战火与硝烟,终得今日之局面。然,欲保我大秦长治久安,唯有依法治国!”秦始皇那雄浑而沉稳的声音,仿佛自远古传来一般,在这空旷的朝堂之上久久回荡着。
他负手而立于龙椅之前,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着下方群臣。那一身黑色绣金的龙袍随风微微飘动,更显其威严之势。李斯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当速立律法细则,严刑罚,使百姓莫敢触犯。”嬴政微微颔首,“爱卿所言甚是。朕命汝率一众学士,尽快拟定律法条文,不得有误。”
这时,将军王翦站出,高声奏道:“陛下,虽依法治国为本,但亦不可忽视军事防御。北方匈奴虎视眈眈,应派遣重兵驻守边疆。”嬴政听后,眼神坚定,“朕意已决,令蒙恬将军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筑长城以御外敌。”
群臣高呼万岁。嬴政又道:“朕还欲兴水利,修驰道,通四方。如此一来,大秦政令可畅达各地,物资转运也更为便捷。”众臣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各项诏令迅速下达全国。蒙恬即刻领军出征,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向着北方呼啸而去。李斯则召集诸多饱学之士,日夜商讨律法细则。他们埋首于竹简之间,精心雕琢每一条律文。
而负责兴修水利和驰道之事的官员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日夜操劳,精心策划着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工匠们也纷纷从全国各地被紧急征召而来。这些能工巧匠们怀揣着自己的技艺和梦想,汇聚到一起,准备为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随着一声令下,工匠们沿着早已规划好的路线,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开始破土动工。一时间,尘土飞扬,机器轰鸣,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工匠熟练地操纵着巨大的挖掘器械,将坚硬的土地一点点挖开;有的则忙着搬运土石,铺设道路的基石;还有一些人正在搭建临时的工坊和住所,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大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共同向着目标努力奋进。秦疆土内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但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众多。民间开始有怨言传出,一些儒生聚在一起议论朝政,认为此举劳民伤财。消息传入宫中,嬴政大怒。他深知若任由这种言论传播,必将影响大秦根基。于是下令,将这些妄议朝政之人抓捕审讯。此令一出,朝堂震动,有人谏言皇上应当宽仁,嬴政却认为乱世需用重典,只有保持绝对权威,才能确保大秦按既定方向前行。
而后嬴政缓缓坐下,双手放在龙椅扶手上,沉声道:“朕之大秦,必千秋万代。朕将以法治国,以武护国,以工兴国。诸位卿家需各司其职,若有懈怠者,朕绝不轻饶。”群臣皆伏地称是,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气息。日子一天天过去,各项工程进展有序。然而,远方传来战报,蒙恬虽大破匈奴,可自身伤亡亦不小,且粮草消耗甚巨。嬴政眉头紧皱,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赵高轻声进言:“陛下,可增加赋税以充军粮。”嬴政沉思片刻后摇头:“不可,民力已疲,再增税恐生大乱。”此时,吕不韦旧部中的一人站出:“陛下,臣以为可鼓励富户捐献钱粮,许以厚赏。”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准了此计。
同时,李斯带着拟定好的律法细则前来呈递。嬴政仔细审阅,不时提出修改之处。数日后,新律法颁布全国。百姓初始颇有微词,但看到律法之下治安好转,渐渐接受。嬴政看着国内渐趋稳定,心中稍安。可边关战事吃紧,匈奴虽败,却仍不死心,屡屡骚扰边境。蒙恬派人传信,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