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通盘考虑 (第1/2页)
这一段时间,傅忠时不时受到朱标的召见,一个虚心询问,一个见多识广,俩人的友谊迅速升温。忙完事后,从后宫门前经过,隔着宫门,细细一看,人影憧憧。比起去过的东宫,后宫大了不知几倍。
举目望去,还是那个穿着淡蓝色裙子的姑娘,在众人的笑闹中,静静站在一旁。脸部看不太清,那弱柳扶风,清韵飘逸的身材,不是朱珣又是何人。
怪不得朱元璋自夸,她这么小的年纪,对生活有这么深的理解,的确是自己的良配。只是不知为什么,在众多姐妹中,她显得这么孤寂。
傅忠不敢久留,带着一丝惆怅,悄悄离开。
朱标的反常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关注,太子平常是多么老成持重的人,这个傅忠究竟有什么蛊惑能力,把他迷得不知东西。
赐婚傅家,一是酬劳傅友德,二是看中他家儿子不学无术,不会引起朝廷纠纷。至于医术,比起军国大事,不值一提,就是个手艺而已。
知道他喜欢跟草莽人士混在一起,自己就出身草莽,哪里有什么优秀人才,坑蒙拐骗的居多。
难道太子连江湖小道都应付不了,这就很让人担心了。
从傅忠的表现来看,与传闻不同,莫不成杨宪的情报有误?
拱卫司使用了多年,还没出过什么大错,要不自己再见见傅钟?
见到朱标,他绷着脸说道:“老大,这些天你有些反常,到底是怎么回事,傅忠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朱标兴奋说道:“傅忠是个人才,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新鲜东西,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与常人不同。”
朱元璋告诫道:“声色犬马、珍玩爱好,是人天性的大敌,人们沉迷其中而不自知,你要仔细着点。”
太子笑道:“父皇想到哪里去了。“
”首先,他就不是风传的不爱读书之人,您是没听过他的谈吐,一般文人,到不了他那个层次。“
”其次,他说起人体是个精密仪器,靠着血液循环流动,带动器官运行。如果加强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再次,他提出培养将军,要从朝廷开办军校做起。我认为切实可行,正要他写出具体条文,以便朝议时讨论。“
后面两条都是亘古未有之事,我还在慢慢观察,看看他究竟是师从何人,能有这样的见识。也想看看他身后之人,究竟有何打算。”
朱元璋放心了,也有些自责,他是看着朱标长大的,以他的心性,岂是一般人能够蛊惑得了的。
但朱标所言,明显与杨宪的调查结果不同。
他放缓脸部表情,柔声说道:“你的身体真的有好转了。”
朱标:“我也不敢十分确定,但虚汗明显少了,做起事来也没有原来那么吃力。傅忠否定了太医院令的诊断,结果怎样还不知道,道理上却是说得过去的。”
这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他从一乞丐,混一天下,心中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是太子的身体,让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朝局看似平静,但底下的暗流,谁也无法揣测。
几位皇子都大了,各有自己的势力。朱标的身体成了左右局势发展的关键。若他安康,谁敢起异心。
傅忠的治法,与太医、民间的郎中高手明显不同,说不定太子的身体,真的着落在他的身上。
“你让傅友德明天带他来,我再见见。”
看到傅钟一幅大大咧咧的样子,与上次救人时并无多少区别,这不是饱读诗书的正常表现,只怕还是戏文看多了。戏文并不像杨宪所说,不通大道,里面还是有不少东西可学的。
朱元璋马着脸说道:“你的胆子不小,小小年纪,就敢插手军中大将选拔的事。”
傅忠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