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无坚不摧的巨炮 (第1/2页)
四年未回,京城也在悄悄变化着,三大殿修葺一新,街道上也渐渐增添了不少商贩。
老朱知道了经商并不害农,管理上就稍稍松了些绑。市场就像春天长在石头山上的幼芽,倔强地从缝隙里冒出头来。
应天的冬天,下雪的时候不多,雨水却像流动的江河,绵绵不断,湿冷的环境仿佛是它的情调,考验着人们的忍耐力。
榆林的冬天也是灰蒙蒙的,环境却很干燥,空中刮的是干风,感觉虽然挺冷,但是导热能力差,不易带走身体散发的热量,只会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导致环境温度低,体感温度改变并不大。
在北方住久了的人,是很不适应在南方猫冬的。
用这个做迁都的理由,倒还说得过去。军政大员们居住在优越的房子中,哪里会想到这个方面上来。就像坐专车的人,讨论市内公共汽车的问题,抓不住重点。
傅钟打了个寒噤,墩了墩脚上的泥巴,随着朱标进了城,上马后,一直走到皇宫附近,青砖铺就的路面,才显示出净利索起来。
听到朱标回銮的消息,六科给事中(言官)昨晚就纷纷联络各自意见相同者,摩拳擦掌,准备大展口舌,较量一场。可朝会终了,没听到皇上说起迁都的事,他们如对着空气打了一拳,没个着力处。
有点内幕消息的神秘地对言官们说道:“太子殿下对西安的考察,不是很满意,迁都的事湮了(不是急务,皇上不提)。
还是黄子澄的同年(同期进士)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高高在上说道:”你们懂什么,太子是满意的,这两年,陕西粮食大丰收;农田水利改造已初具成效;西安的城墙又加固了一回;各处关隘已整饬得差不多,具备了迁都的要求。只是被某人一句话给打破了,你们知道的。“
赞成迁都的言官们攘臂大呼:”他算什么东西,一个屠夫,知道国家大事吗?这是要乱朝呀!“
有的说:”他乱朝是有先例的,不把他拿下马来,我们还算言官吗?“
朱元璋真是很奇葩的,他读书不多,行事却全凭自己的天赋,他的天赋,又往往有出人意外的表现。为了集权,他裁撤了实行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内阁成了他的秘书班子。
可就是这位对权力控制达到变态程度的人,却作茧自缚,设立了一整套制约机制,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时时刻刻掣肘皇权,“言官”就是其中最厉害的制度。
他给了言官们极大的权力,说对了有赏,说错了也没关系,不必承担“妄议”责任。
制度本身是没错的,就要看是什么人在执行这个制度。一群从故纸堆里钻出来的冬烘脑瓜,没有实际从事过县级政务的锻炼,笔下虽有千言,心中实无一策的进士们,不能承其重,最后沦落为党争的工具。
1644年甲申之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时的言官光时亨,坚决主张固守北京,掐断了崇祯皇帝最后一线生机,成为压垮大明王朝的一根稻草,把勤劳了一辈子的朱由检送上了煤山。
城破时,他却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给事中。后投降南明弘光帝,为马士英所劾:”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
最后与一群二臣之辈,受弃市之刑。
玩言论,得有真才实学,不为哗众,不为党争,只为真理,这才是言官们的本分。不然,早晚会成为高层抛弃的夜壶。
收到朱标八百里加急,朱元璋的心思就在科学院那些吓人的大炮上。他本来就不想迁都,有了傅钟的背书,还有什么心思关顾原定迁都的朝会。他也懒得跟言官们敷衍,简单应付了太子回銮的汇报和傅钟的陛见,对傅钟特别温言了几句,就宣布退朝。
暖阁里,父子两人对着一推图纸,翻来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