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一休的疑惑 (第2/2页)

万分。“

傅钟心下感叹,到底是历史上有名的聪颖之人,开口就是良言。这是联系皇宫和幕府,朝廷和民间的关键人物,七百万人的大迁移,不做到上下同心,稍有冤望,就不能顺利实施。他和蔼说道:”人的欲望,既造成了世道不安,何尝不是大千世界进步的动力。“

此说一休闻所未闻,他六岁就进了寺庙,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清心寡欲,修养身心。就说万丈红尘,不也提倡克己复礼。

”大元帅此语小僧不解,还请为我解惑。“

傅钟清清嗓子,解说道:”人们有了远足的欲望,便研发了车船;有了聚居的欲望,便建设了城市;陆地尽头,大海茫茫,海的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便有了大海船。将来,遥远的星空,那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到底有没有我们的同类,这种欲望,早晚会造出航行于天际的飞船。这就是欲望推动社会进步的明证。当然,人的欲望要加在无辜旁人的身上,这便是乱世出现的根源,所以,各国为政者需要达成一种共识,建立起新的秩序。有序的社会才能顺利发展。我这样解释,不知大师以为然否。“

一休:”大元帅莅临敝邦,难道是为了建立新秩序而来的?“

傅钟:”所以,我才劝贵国放下武器,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增添杀戮。佛家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我心有戚戚焉。“

一休既感佩傅钟的所说,也知道了自己预想的放弃争端不是胡猜。”大元帅的意思并非要我们举族投降。“

傅钟笑道:”贵国从来就是我们的属国,何来投降一说。“

一休心花怒放,”作为天朝的属国,不仅有律法依据,更是事实存在,大和从来就不敢僭越,也以此为荣。就不知大元帅所说的一条明路,到底是何意思。还请明白示下。我们也好早作准备。“

傅钟闲闲说道:”贵国的祸患到底在哪里,不知大师怎么认为。“

一休思索了一下回道:”我们僻处海外,原以为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没成想千多年来,却成了我们的护声符。现如今,天朝的大海船,十级风浪也如履平地,天堑变通途,大海茫茫既成不了保护伞,依仗它便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此看来,僻处海外就是我们的祸患。“

傅钟随手在纸上画出一张世界地图的草图,指着英吉利海峡说道,这里有个英伦三岛,他们也被大海所隔,但世界将来的文明,还得从他们哪里奠基。所谓僻处海外,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休顿时傻了眼,在倭人的文化中,他们还以为世界的中心是大明。看着这张草图,比起大明国土广泛的地域太多太多。他本来就是个孩子,只是早慧而已,便以尊敬的口吻向傅钟说道:“我不知大明之外,尚有如此大的世界,坐井观天说的正是我辈。还请大元帅详细说出我国的祸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