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当场罢黜 (第4/6页)
朱又道:“目前大明发展到现在,倒也能够支撑在这方面做些改变了。”
“咱生于布衣,对这一情况深有感触,哪怕再是有德耆老士绅,为了自己一己私利都有可能欺乡民于水声火热。”
“相对而言,乡民守的也是这些耆老士绅的法,又有谁知道朝廷在哪坐皇帝的是谁?”
“既然有望改变,变一变倒挺好。”
老朱这么说,也算是认可了朱允熥的说法了。
说到最后,老朱这才摆了摆道:“去做吧,有事就去找你爹,别来烦咱了。”
这话说的,好像他是来庇护的。
他这不是怕他担心,才来和他解释的吗?
朱允熥也了解老朱,他也只在心中嘀咕一下而已,嘴上还是非常顺从地道:“孙儿知道了,那孙儿就走了。”
江宁县告状的那三人都还等着呢,朱允熥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待在老朱这儿了。
“滚滚滚!”
老朱不耐烦的摆摆手,朱允熥则话不多说,急匆匆的便消失在了老朱的面前。
从老朱那儿出来,朱允熥带了二三十个护卫便去了江宁县。
他是过去解决问题的,人带的太多了反倒会成为掣肘。
在路上,朱允熥知道这三人分别叫安飞,安佑,安勇。
是没出五服的同族兄弟。
“你们村的耆老士绅知道你们敲登闻鼓吗?”
这三人出于对官府的不信任,对朱允熥问道而这问题非常的敏感。
但因平又不是那种玩花花肠子之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朱允熥也不点破,进而又解释道:“要是不知道的话,你们就别和孤一块进村了,孤自己去就行了。”
“就以那些耆老士绅所干的事情,又不能他们都砍的,你们终还是要在村中生活的,把他们得罪的太过分于你们没好处。”
听罢,他们这才知道误会朱允熥了。
大部分百姓还都是淳朴善良的,知道误会了朱允熥之后,脸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好意思,较之之前对朱允熥的怀疑还要更甚很多。
“去县衙和应天府尹后,那里都有公文发到了耆老那里,这次”
县衙和应天府只要尽快平息事态,把公文发到耆老们那里,是干脆利索解决事态的最好办法。
而朱允熥要的是把这个事情长治久安的解决,自然不会一股脑把这事儿捅出去从而提升庶民百姓和耆老士绅之间的矛盾。
听安飞说明情况后,朱允熥道:“那你们三就别和孤一块走了,这段时间你们就留在村里,朝廷随时会再通传你们的。”
他们三个作为原告,哪怕不需要他们作证,也得把最后的处置结果告诉他们。
之后,朱允熥又把那些护卫分散出去,他则只带了陈集林雄和治于实三人进了村。
安飞他们所在的村叫安家集,大部分人基本都姓安。
朱允熥几人到了地儿后,便沿着田里的庄稼往里面走。
问题既然是出在田里,自然也就需要先从田里着手了。
水田大部分都是阡陌相连的水稻,旱地里则是玉米土豆红薯等物。
不用说,大部分水田是地主富户的,旱地则属于普通的小民百姓。
即便是有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水稻麦子那都还属主粮。
即便是小民百姓,也还需水稻来贴补。
因而,那些种植水稻所需要的水田那些富户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那些长不出水稻的旱田一早属小民百姓所有,有了能是适应于旱田生长的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自然会争相种植。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农作物的高产有利于这些小民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