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接受不了百里晴迁已经死了的事实,从头到尾这都是一场阴谋,她还傻傻的跳了进去,最终搭上了晴迁的命,这一刻她愿意随晴迁而去:“黄泉路上,你不会孤独的。”
“公主…!”
五指间的缝隙里全是夕阳那温暖的光耀,从指缝里望着天际尽头的光,略有刺眼,略微祥和。
柳长歌放下了手,映入眼帘的是空旷寂静的街道,到处都充满了孤寂苍凉的色泽。很难想象,这里会是天子脚下的京城,京城会这般苍凉吗?任谁也不会相信吧,可事实却摆在眼前。
三天前的京城繁华昌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因为一件食物中毒案,引起了百姓的恐慌。之后中毒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导致中毒至死的百姓已有数百人之多,在恐慌的氛围中,百姓纷纷举家迁移。三天后的京城,已经了无人烟,就像一个穷苦的延边小镇一样,各家的酒楼商铺与店面全都贴着封条,等待官府查明真相后,再行处置。
查明真相?柳长歌的脸上露出讥笑,京里的官员几乎都人人自危,就等着父皇下旨准许他们告老还乡呢。能够扛得起这件案子的就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数月前的科考状元,此时已是当朝的丞相,安逸之。
安逸之是朝廷中最年轻的丞相,仅不到三十岁便坐上丞相的位子,其文学功底与对社稷上的政见都颇得父皇的赏识,为了弥补朝中文武官员的缺失,朝廷在这几个月中展开了两次文武科举,取文武全才者担任国之栋梁。
而各州县的官员也都按各人政绩进行升迁,直至如今,好不容易把朝廷规格好,京城却出了这档子事,官员们也都恐慌了起来。
“公主,您已经见到了皇城的空寂,是否可以回宫了?”安逸之身着深红官袍,阳光抚在他俊朗儒雅的脸孔上,令人想到那个温润如诗的宫廷御医陈明哲。
他们两个虽气质有些相像,但本质却完全不同,陈明哲是在大事小情面前都表现得十分淡定得体,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安逸之却是怀抱着家国天下,其有容乃大的内心可比济世之心更加难得。
柳长歌忽然转身,眯眼盯着安逸之:“听说川,蜀,丰三大洲已经频频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其下挂的几个县也都受到了波及。现在唯一重中之重的就是苏州,苏州的各类产品一直都在为皇室供应,在御膳这方面,由你全权负责,不能让宫里的任何一个人出意外。否则,本宫拿你是问。”
安逸之凝起眉:“难道公主就没有想过吗,川州蜀州丰州都离京城很远,依然免不了波及。而苏州却是京城西川河下游的富饶之地,居然没有发生一件中毒案,不是很蹊跷吗?”
柳长歌想了想,也觉得苏州那个地方很可疑,思虑半晌,眉头松动:“那么安丞相的意思是?”
安逸之禀道:“臣打算派人到苏州地界去调查,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柳长歌一边往回走,一边说:“如果你有十足把握的话,本宫没有任何意见。最近父皇的身体因劳累过度而透支,朝政方面已经交给太子。这件重大的事情还要通过太子才能决定,安丞相先回去吧,这件事本宫会与太子商议,决定之后再传召你。”
安逸之目送柳长歌的身影逐渐消失,皱眉深思一会,便转身上了轿子,大队人马风一般的返回丞相府。
秋风洋洋洒洒的吹着树叶,纷飞的落叶掉了一地,随着漂浮的尘土静静远去,京城的街道又恢复了苍凉。
皇宫后花园中,一张精致的紫檀木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这套精致的文房四宝产自苏州,笔杆是用上好的白玉制造而成,此时这支笔正被一只修长干净的手握着。
柔软的毛尖正在这幅洁白如雪的画卷上尽情挥洒着,每一丝线条的勾勒与细致的描绘都仿佛在将主人心中那浓厚丰满的情感一一完美的呈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