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第1/2页)
擺攤的夥計員工一出去,根本不用吆喝,縣城鎮上的人瞧見&l;霍記&r;的招牌,就自己圍了上來。
聞著鍋里散發出來的香味,問了價格在接受範圍,直接就給錢打包。
&ldo;好嘞,各位不急,慢慢排隊,我們東家說了,今天開業買一送一,凡是買滿十文的人就再送十文錢的優惠券,秋收節期間可以在我們霍記快餐的任意攤位使用抵扣……&rdo;
派出去的女人小哥一點都不比搭檔里專門配備的吆喝男夥計差,一個個完全不怕丟人,扯著嗓子喊。
霍承毅給他們說了,每個攤位的營業額當天一旦超過規定標準就有獎金,大家個不攢勁嘛。
優惠券打折之類的詞語大家已經在蔣記店和霍記調味鋪中聽過了,也都知道怎麼用。
一聽還有優惠券送,眾人立馬就興奮了,原本只想花五文的也把底限提升了。
買得多的就更高興,以為自己占到了便宜。
不管優惠券和打折這一招霍記店鋪用了多少遍,大家都還是記不住優惠券是有使用規則,必須花到多少錢才能抵扣的坑!
總之占便宜的心理是自古人就改不掉的毛病。
開業第一天快餐車的營業額非常客觀。
第二天第三天在嘗試過味道,以及潮流的帶動宣傳下,顧客的人數也在呈幾何倍數增加,為了嘗個新鮮消費起來毫不手軟。
再加上消費券吸引回來的回頭客,快餐的盈利簡直以火箭的速度飛升。
這種瘋狂火爆的場面足足持續了半個月才穩定下來。
不過大人們嘗夠了新鮮,小孩子們卻上了癮,漢堡那些不稀罕,薯條卻是眼饞又嘴饞,每天不吃一份薯條零食就要在地上打滾哭鬧不起來。
就連霍家這邊的段小鵬和霍大丫都是,不給吃倆孩子就偷偷跑廚房,撒嬌打滾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丫都跟著學皮了。
村裡的孩子們更是成天緊跟著倆孩子身後,薯條一份不貴也不便宜,家裡不給每天買,就只能跟著霍家的孩子蹭吃蹭喝。
以前大家都覺得段小鵬是村裡的可憐娃,沒爹沒娘還攤上個敗家舅舅,現在他們只覺得段小鵬真的是太幸福啦!
銅牛縣這邊快餐車生意火,劉鎮那邊情況也不差。
秋收節下來,銅牛縣和劉鎮一共派出了30輛快餐車。
一個月的時間,除去所有成本,每輛快餐車的盡賺利潤在100輛左右,30輛就是3000多兩!
當然,能賺這麼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秋收節人流量爆滿的原因,換成平時不可能有這麼多。
按照縣城平時的人流,如果開店話的,一個月盡賺盈利有200兩就很好了。
不過儘管如此,這樣的數據也足夠振奮人心了,因為開快餐店的成本不高啊。
快餐項目情況如此好,霍承毅也信心倍增。
除了計劃後期加盟的安排,同時也讓霍大伯跟周圍關係比較好的村子報信,讓那些村長組織村民也開始建設雞鴨養殖的副業。
如此既能提供快餐店的原料供應,又能為山谷布匹衣服的製作多一個雞毛鴨毛的收購渠道。
村民更可藉此賺點錢貼補家用,三全其美。
十里八鄉的消息傳得很快,跟霍家交好的幾個村子一開始搞養雞養鴨棚的不到兩天,其他村子也跟著聽到了消息。
這些村子都是以前跟黃溪村來往不多,又或者跟何莊關係好,上回跟何莊一塊兒排擠黃溪村的。
聽到消息後,何莊的人是心情不太好,這些村莊則萬分後悔當初沒黃溪村打好關係。
那些當初本來跟黃溪村正在議親半途推掉的更是悔得腸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