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 !∠肟词槔�

第十章:说书说流了嘴

第十章:说书说流了嘴

大柱子失学了,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个头,没有体力,做农活也不行,家里又天天吃不饱饭。饿的没有办法,就去听书。这精力集中到书上,就不饿了。大柱子当时对于大鼓书的入迷,可以说是走火入魔。一次一个说书的在旮旯村说《杨家将》,说了20天,说到杨文广下狱,因为报酬问题,和这个村的干部闹的不愉快,走了。这可苦了大柱子,吃饭时念叨,睡觉时做梦都是杨文广的事情,走路都在念叨,“杨家满门忠良,这个杨文广在狱中也不知是死是活?”这话恰好被他的好朋友黑子听到了,黑子急中生智,把锄头一敲,就唱了起来,“锄头一敲叮当响,南牢救出杨文广。”大柱子一听,杨文广救出来了,一块石头方才落地。

说大鼓书的,也有不少好人。人都散场子了,看到有个小书迷饿的可怜,谁不希望有崇拜者,追随者呢?就给他一口吃的。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要帮助人家做点事情。做什么事情呢?那时农村集镇上,唱大鼓书又没有人包场,靠拿点签子(收钱)来取得报酬。怎么取得报酬呢?都是唱到关键处,说书的卖一个关子,“你要问扬文广牢中死没有死,俺说书的也要吃饭也要喝汤”,意思就是要拿签子了,听到这话,一些狡猾的书迷,听骗书的纷纷走人。大柱子的任务,就是在外场拦住他们不让走,这是其一;其二呢,稳住之后,大柱子端个盘子上场,给人家作揖打躬,说好话。让人家主动掏腰包。你别说,大柱子念书不行,干这一套的确不错,也许是各练一家工夫的原因。

“各位老少爷们,有钱的帮个钱场,没有钱的帮个人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何人不出外,何人不帮人。俺们就是要饭的,要到你家门口了,吃饭时,你也得留俺们过个饭时,你说是吧。”

“不要走,不要溜,俗话说,要饭要不穷,老鼠盗不穷,你家丰收了,麻雀能够嗑你几个籽,你有钱的,就给个三分五分的,没有钱的,你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也行,总而言之,你不要走,不要溜。”

大柱子一开始的时候,就做这些事情,收的钱多了,说书的艺人也会论功行赏,给他个三毛二毛的零花钱,以提高他的积极性,按现在的时髦的说法,就是提成,不过,这没有一个标准,完全是小孩吃奶头随娘赏。大柱子是个孝子,腰包里有了钱,从来不乱花,基本上分文不留的交给他妈妈。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是不让他学说书的,在农村有个不成文的看法,认为凡是不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的人,都是吃浮食的,特别是对说书的这一行,更是存在着偏见,认为那是下九流的职业,坐席都不能入正席的。跟好人学好人,跟着花子学流民,姓李和姓赵的就这么一个独葫芦系子(那时还没有二柱子),不能成为有多大本事的人,但是千万也不能走上什么邪路。这家里见到效益之后,也就见钱眼开,认识到“是艺养生”的道理,也就瞎子放驴随它去吧,你学就学吧,反正人又小,在家里也不能当个人使唤,免得惹事生非。这大柱子也就正式的磕了头,拜了师,学了半年后,师傅在唱正场之前,给他个锻炼的机会,叫他说一段等人的书头段子,大柱子也能顶一阵子,唱的都是一些惹人发笑的笑话段子,而且多是有点黄色的内容。

诸如,“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搂老婆睡觉太早了。“太阳一出紫彤彤,新媳妇上床怕吹灯,昨天晚吹灯上了你的当,直到现在还有点疼。”

或者是:

“大鼓一敲响丁咚,

请请老少众亲朋,

俺把你诸位亲朋都请到,

你一旁蹲坐仔细听,

唱书别问嗓孬好,

能分出喜怒哀乐四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