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2/4页)

儿怕是又长大了些。前些天,我跟着澹宁去郡主府里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能喊‘爹爹’了,现如今怕是能喊‘祖父’了。现下你出了月子,回头我们一块儿过去看看他。”贾赦说道贾茂就一脸的慈祥与宠溺。

用罢晚饭,贾赦打发人去东院跟刑氏说他今晚歇在梧桐苑。

是夜,丽娘和贾赦并肩躺在床上闲话。丽娘想着这一回她南下,怕是要等到贾府事败才有可能和贾赦再重逢,心里几多感慨。虽然她也曾经想要改变红楼里一些人的命运,可是现如今,她所了解的红楼剧情大多都还没有开篇。况且就是她自己也算是宅斗的失败者,继续留在贾府,连生命安全都遭受极大的威胁。哪里来的精力去拯救他人,穷则独善其身,她所求和所能做的只不过是给自己的儿女挣命,争取更好的活下去的资本。斟酌再三,她还是郑重地对贾赦道:“老爷,常言道,‘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如今我们贾家已经传了近百年,到了茂哥儿已经是第五代了。如今说出去,谁人不知我们家赫赫扬扬,风光无限。可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倘若真有大厦将倾的那一日,老爷作为荣国府的掌舵人,可想好了应对之策?到时可能保全子孙们不必遭受牢狱之灾?饥寒之窘迫?”

贾赦闻言一凛,眼内闪过一丝精光,眼锋若刀的看向丽娘,“你从哪里听说这些的?”

“这还用人说吗?东府里蓉哥儿为什么娶了营缮郎秦业的养女为妻?东府的家主历来可都是贾家的族长,就凭秦氏那样的家境如何堪为原配嫡妻,将来如何做冢妇?还有她带进宁国府的嫁妆可也是实打实的十里红妆。秦业有这个家底?骗谁呢?元春为什么进宫?进宫才多久就已经到了皇上跟前服侍东府里的贾珍父子问什么日日都和那么一帮子人厮混?贾家打什么主意,京里的人都门儿清着呢。瑚哥儿是庶出,自己凭本事考了状元,后又娶了郡主,自是站到皇后那一边儿。如此府里的大事,你们一向都瞒着他,不让他搀合着。可是这年头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不受牵连的。知道的越少,犯错的机会也越小。我倒是巴不得如此的。最好他一辈子都别沾染这些事。可是,随着他越来越受重用,还有立行的官也越做越大,你们能放过他?我不信。如今唯有给他们多备几条后路,即便出了事,没了官爵,只要人活着,有吃有喝,即便一辈子只做田舍翁也是好的。”

贾赦放松下来,人也倒了回去,闭眼思索了良久,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好的主意?”

“我这主意也不算新鲜。只是你们平时没留意罢了。只要能在如今光景正好的时候筹划得当,把这两件事情安排妥当了,虽说不能永保无虞,也算是可以常保永全,让后代子孙衣食无忧了。”丽娘嗤笑一声回道。

“哪两件事?”贾赦追问道。

丽娘转过身,看着贾赦,二人四目相对。丽娘郑重道:“头一件是置办祭田。眼下虽说府里年年都四时祭祀祖茔,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件,办好家塾,重视教育。提供一定的供给,让族里男丁无能贫富都能念得起。这才是兴家望族的根本。现如今府里的势头正盛,自是不缺祭祀供给;但这祭祀供给之费却没有成为定例。倘若将来败落了;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趁今日富贵;支出一笔银钱在祖茔附近多置办些田庄房舍地亩;收取的田租房租用来作为祭祀供给之费。将族学也设于此岂不便宜?至于谁人掌管这些祭田房舍,也是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轮流;既无争竞;也没有人敢随意私自典卖等诸多弊端。即便天不假年,府里遭了祸事有了罪;要抄家,家产家业一概都要入官;可这些祭祀产业是不用入官的。便是家族败落下来;子孙也有个退步;回家读务农。祭祀也可以永继。岂不两相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