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卧谈”上思韵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她曾多次给我们开“讲座”,成了经典的情感理论课程。对于我们三个没有任何正式恋爱经验的人而言,吃不了猪肉看看猪跑也是不错的。思韵的很多观点,虽然没有被我们加以实践,但很是让人信服。不过最为经典的几次讲座我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了,至今都深感遗憾,拖着她到了大学给我补这课。和她头对头地睡觉,偶尔会听到她晚上打电话,别无他话,尽是些鼓励、指导,平平淡淡,却让听者也感到温暖。或许吧,没有成天黏在一起,只是几乎可以说给任何一个陌生人听的晚安电话,但如此真实持久,着实让我们感动。

交流不止于口头。过生日时我们相互写信,长长的文字里是我们的欣赏、祝福。这不仅是生日贺信,更是真切而直接地从室友的眼里看到自己,看到过去一起走过的路途。甚至到填志愿时,我们在网上的讨论仍然不断,互相在博客里说着理由、观点,一如寝室里的“卧谈”。我们都太希望室友能一路顺利,太希望多年后再见时大家都能有一番成就。大概便是这种渗透到各处的相互欣赏,让我们能相伴走完高中时光。

这样的交流带来的,不只是一时的排解或倾诉,更是理智、清醒。坦诚而认真的交流中,我们慢慢走过了高中岁月。虽然很多问题都要靠自己来解决,张晨的睡眠、我的恐惧、伍丹的焦虑、思韵的情感生活,但的确是交流让我们在事前事后都能冷静,敢于回望,也敢于继续前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祸患常积于忽微(1)

高三上半期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奔忙在学校和申请间。虽然我竭力维持并希望不拖下任何一方,但心中明白,复习迎考的工作仍是欠下了一大摊账,无数的书没背,无数的练习没做,多到根本没有勇气去整理具体的数目。尽管每周都在不停地考试,每次成绩都能保持稳定,心里的不安仍在不断加剧,不知深藏的隐患何时会暴露。

我从未体会过这样的恐惧,仿佛走在一片没有尽头的沼泽中,脚下深深浅浅,似乎是无底的深渊,又似乎只是一摊泥浆。在矛盾真正爆发之前,我便已经隐隐地在怀疑自己了,怀疑究竟能有多少事可以靠自己来把握,而自己所选择的路究竟是条通途还只是个死胡同,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如别人所言是个“很不错的、有前途的”学生。当所有的人都在朝着一个明确可见的结果前进时,我自己的结果又在哪里?没有人能对申请结果做出预测,因为它不是由单一元素决定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兴趣特长、essay、推荐信、成绩单、附加材料、奖学金要求,每一项都重要,但每一项都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没人能猜到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会是怎样。同时,抛弃高考这个对我而言甚是稳妥的道路,这个赌打得值吗?可申请的路已经走了大半,又绝不可能半途停下。时间转眼就所剩不多了,别人已然拼尽全力地大干了几个月,我却欠下了大量工作没做,这种情况下的“稳定成绩”又有几分真实?若是实际情况暴露,结果会有多惨痛?把同样的结果搬到高考场上,这样的代价我敢付吗?于是,我几乎是在祈求一次失败,希图由它来推测最坏的可能。

忐忑了许久之后,十二月的月考来了。我近乎麻木地考了两天,只觉得每一科都不太好,按寝室惯例也没去对答案,一副随你宰割的心态。几天后,卷子陆续发了下来,看到自己每科的分数都甚是悲壮,隐约感到了些悲剧的前兆。望着卷子上错得几乎莫名其妙的题,听评讲和改错的心也没了,勉强撑了副无所谓的表情等着最后的排名公布。

由于已经知道了单科的成绩,最后那个惨不忍睹的排名和总分还没把我瞬间击倒,反而把别人吓了一跳,惊骇于我总分连百位数都变了,名次也跌到了“百年一遇”的境地。我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