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只为能保持对已有知识的敏感,在考场上能立即反应出答案。但这只是个别经验,仅限性格习惯相仿者参考,风格不同的人最好还是能摸索出自己的心态路数,主动调整。

重返前线(2)

但另一方面,无论如何都不要过度紧张,尤其在“二诊”后到高考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最好不要有类似的情绪,闹得自己草木皆兵、寝食难安。到临上考场了,适度的紧张却是有好处的(一定是“适度”,不要过分),这时如果有紧张感,不要吓唬自己或是硬把它压下去,只需借着这些许的紧张一鼓作气搞定考试便是。

关于考试

到了高三,考试的意义已经有所改变,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和以往应该大为不同。

在这一年里,所有的考试都是为了找出漏洞,因而看待所有的考试着眼点都应是查出问题而非分数。这是个非常浅显的概念,老师也会不断强调关注错题的重要性,但我们总会下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到考试结果上,但这除了徒增自己的烦恼外别无他用。

对于考试结果,尤其是细节上的分数得失,不要过多追究老师的原因。除非重大知识性的误判,在主观题上关于一句话的几种说法、一个教材观点的几种表述,首先要理解标准答案,再来看自己丢分在哪里,而决不是试图说服老师加几分,或是一再地跟老师解释自己的回答和标准答案是怎样的相似,甚至是争论答案是否正确——毕竟老师能拿来当标准答案参考阅卷的必然是经过考虑的,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若是参考书答案则另当别论)。请教老师时也尽量让老师指出自己的回答在表述、思维上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差距,争取能让自己理解标准答案和答题思路(若一时解释不通,不妨让老师先想想,斟酌之后再给你答案)。哪怕是老师阅卷时看漏了,也尽量先考虑是不是自己在答题时排列不当,而不是责怪老师不负责。我们不妨当这就是高考阅卷场,高考主观题的阅卷,你认为和标准答案相似度极高的回答,阅卷者可能在几秒钟内看出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只见××词给分,其余一概不管”的情况,自己的“另一种说法”有多大可能得分?而阅卷老师看漏了答题点又有多大可能在抽查性的复查中发现?在高考这样一个缺乏人性化的体系中,所有的“可能”都可以视作小概率事件而忽略不计。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扣错了、算漏了,所有的结果也只有自己承担。与其这样,不如用高三的时间规范答题语言、答题格式,一切朝标准答案方向靠近。

拿考试或是平时练习中的错题问老师也不同于平常。高一高二考试、练习都少,老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工作量都较小,多问些问题并无大碍。到了高三,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紧张,在问问题上耗费过多便没有必要了。对于可以通过自己翻教材、查工具书得到答案的错题,或是已有详解的错题,完全没有必要找老师。或许因为教材不熟翻查起来很慢,或许工具书中条目很多找需要的解答很费神,但这些步骤都有利于自己更进一步地熟悉教材、记忆知识点。为了一个答案和题干的原文都在教材上的历史选择题去问老师,实在是不明智的做法,浪费双方的精力和时间。

高三中会有多次诊断性考试,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若太过拔高它们的意义,说什么“‘一诊’决定高考”“‘二诊’就是最真实的情况”,就实在太过了。诊断性考试只是诊断性考试,诊断结果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预测未来。在诊断性考试中考差了要引起适当的重视,毕竟这类考试的试题都相对规范,阅卷标准也较统一,比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更能说明问题。但别给自己施加压力,稍有失误就觉得天塌地陷、世界末日来了,这只能让下一步走得更难。要知道,哪怕考了零分,地球也一样转,太阳也一样升,自己的日子也一样要过,伤心难受一下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