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4/5页)

查盖,你这名字是草原上的雄鹰之意吧。”

寒冷的冬天里,哈日查盖的额头上却是冷汗直冒:“是,大汗。”

“雄鹰既然已经折翅,那就没有必要留下了,来人,将哈日查盖拖出去斩了。”忽必烈淡淡言道。

郝经见状忙道:“大汗,可否手下留情?毕竟数年来宋人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偷袭我军,哈日查盖将军没有防备,虽然失去了我朝南岸的基地,但也基本上护得我水师的战船周全。”

忽必烈神情肃穆,也不理郝经求情,道:“哈日查盖,你身为基地主帅,因过节之故而属于防备,以致让敌军轻易就偷袭成功,此罪不可恕。本汗念你护全战船,便不再追究你家人和下属之责,拖出去,立斩。”

众位朝臣见忽必烈态度坚决,知道蒙古军中赏罚极为严明,加上这哈日查盖只是个小小的千夫长,又的确失守了淮河南岸的基地,也就无人出声替其求情了。

“中书令真金。”

站在众臣前列的真金出列道:“父汗,儿臣在。”

“传各路将军齐聚枢密院。”

“是,父汗。”

“帝师,你也一起。”

“是,大汗。”

真金,二十出头,忽必烈次子,时为蒙古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深受忽必烈钟爱,自幼师从汉**儒姚枢、窦默等,接受儒家宽和的治国思想,为人谦逊知礼,颇得朝中文武大臣的器重。

蒙古人有立幼为储的习俗,是以,后来真金虽然被忽必烈立为太子,但还是颇为周折,其太子之位至少在蒙古贵族中间是有争议的,不过真金太子最终却没能登上元朝皇帝之位。

在枢密院中的忽必烈一改在殿中的沉稳之态,怒气冲天,劈头盖脸地将众将大骂一通,“哼”了一声,才重重地坐在了主位上,忽必烈看了看灰头灰面的大将军们,突然笑了起来:“好,好啊!看来南人还是有几分血性,这样的对手嘛,才有意思。赵小子,有些能耐,看来比起南朝老皇帝强了不少,如此之君倒也可以成为本汗之敌。阿术,具体情况如何?”

征南元帅兼枢密院副使的阿术小心说道:“禀大汗,根据从淮河南岸的阳家镇及基地逃回的将士所言,加上臣等掌握的情报,大致情况应该如下。十月二十九日凌晨,南朝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贵率领约千人的队伍突然出现在阳家镇西面。大汗请看地图,阳家镇西面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寻,所以我军的防御以西门最为薄弱。”

忽必烈注视着地图道:“这是细作营的问题,情报不全面。”

“是,大汗。”阿术接着道,“臣等商议后,推断为,夏贵发现了一条密道,并从密道偷袭了阳家镇,同时,北门遭到了来自南朝淮南东路的扬州军的攻击,而且是扬州中最为精锐的破虏军,这支两千多人的队伍由淮南东路扬州制置使李庭芝手下头号大将姜才率领,而南面的阳家屏也同时遭到了庐州军主力的攻击,人数估计在二万名左右,统兵将领是原南朝夔州路的禁军将领,现为庐州军步军统领的王胜。”

“看来南朝是有备而来的,而且是淮南西,东两路的联合军事行动。”

“是,大汗圣明。”

忽必烈怒道:“圣明个屁,继续。”

“是,是。”阿术情知拍错马屁,忙道,“夏贵攻入阳家镇后,我军守将万夫长虎驰立即组织镇内的两千名将士进行反击,并依托我军人多的优势,意欲先将夏贵一举击溃,再援救北门。虎驰将军派出了镇里所有的将士围攻夏贵,眼看就要扭转战况,却不料从敌军中杀出一人,数招之下便刺死了虎驰。”

“什么?”忽必烈惊讶道,“虎驰也算是我朝将领中的好手,怎么只数招便遇害身亡?”

“大汗,后来据庐州军中的线报,此人来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