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燕师南逼 京师危殆

六月三日,天气微热。毕竟是夏暑之将至,这春来一直愁容不展、阴雨绵绵的江南天总算是有所收敛——喜气上脸,白天白灿灿的,太阳当空,照出明朗的秀水青山来。夜暮来临时,红霞遍染,江波流金,百虫吟唱,色彩与声音调和得像一出《戏貂禅》般,甚是喜人。

只是现在南京城内,却少有人高兴得起来。因为战争急报不断传来,朱棣叛军攻克杨州、高邮、通州等江北重镇,势如破竹,近日已从瓜州渡江,将南军全线击溃。不须多久,就会攻到南京城来。稍有点知觉的人都能感觉到形势的严重。两个月前还繁荣昌盛,载歌载舞的南京城,现在已乱成了一锅粥。

为避战祸,许多百姓、商贾都纷纷挟着家私逃出城去。在朝为官,特别是在削藩一事上给建文帝出过主意的官员更是不安,他们对建文帝来说是忠臣,对朱棣来说则是为祸社稷、离间皇亲国戚的奸臣佞党。不难想见,素以“威猛勇武”声名远震的朱棣一旦破城,将对他们处于怎样的极刑。所以,除了受诏到西南各处去募兵勤王的官员外,一部分官员也开始随着流民外逃。

京都危困,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局面,年仅二十五岁的建文帝朱允文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省躬殿内大臣们意见纷纷,有的主张马上离都,退往浙江;有的认为退往浙江太近,只会促使燕军马不停蹄,继续南下,不如一退退到湖南去;有的认不清时势,竟还抱怨不休,归罪于力主削藩的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等人,怂恿建文帝将这些“佞臣”绑缚送交敌营,以平这名为“靖难”的叔侄之争。

其实早在此之前,建文帝也一度看不清时势,竟应朱棣非礼之请,罢去齐、黄二人的职位,只差没将这二人交出去罢了。只是,事实证明,朱棣志在夺取大明江山,所谓的“靖难,清君侧”不过是巧立名目,欺瞒天下黎民罢了。

所幸朝堂上还有一位德高望重,忠贞爱国,敢于择善固执、怒犯龙颜的直臣:方孝孺。方孝孺乃当代名儒,时任翰林院侍讲,在内阁参议政事,每每言必中弊,是政治改良的先锋,为建文帝所器重。得悉建文帝竟应朱棣之请,罢去齐、黄二人职位,方孝孺大急,入朝面圣,引汉景帝误杀忠臣晁错为喻,极言此举亲者痛、仇者快 ,只会使得将士寒心,君臣离德,当务之急应团结臣将,募兵平乱,万不可屈于乱军淫威。

是于,建文帝这才让齐、黄二人官复原职,重新稳定了前方将士抗击燕军的心志。若不然,早在去年,燕军便已渡江攻破京师了。

且说此时,大臣们意见不一,甚至有些人提出了迎降的主意。朝堂之上混乱一片。最终还是方孝孺一言定乾坤。他力主固守京师,以待援军。

方孝孺坚持固守的理由是:朱棣起兵北平,外有北元余孽鞑靼和瓦刺虎视眈眈,内有我大明东南西三部地区军民环伺,孰强孰弱其实再明白不过。但自朱棣起兵日起,四年来,我军失利不断,以致如今,京师危困。这实在是一个反常的现象。究其症结,问题出在人才建构上——太祖在世的时候,为廓清寰宇、削除叛党而大兴诏狱,先后办理过“空印”、“胡惟庸”、“郭桓”、“蓝玉”四大案,连坐不下十五万人,其中固有罪当处斩者,然而由于执行官的公报私仇,还有部分小人的恶言诬陷,无辜受牵连者实难计数。野史所言:“元功宿将,因此四狱,相继尽矣”,其实非虚。朝庭自此人才调零。倒是那坐镇北平的燕王,借御边之名、藩王之权,招募壮丁,结纳流寇,修整武备,特训骑兵,麾下聚集不少英才能人,诸如姚广孝、朱能、华天弃等,虽则无德,其机谋算计却远胜于我朝文德之士。然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朝皇帝仁明孝友,登基以来,纠错*、轻谣减赋、宽政爱民,德被苍生,深得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