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傲了,不可避免的,要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李成会让他们挑选一些优秀的马匹,一万头小马驹,足够他们挑选了。
听过50名响尾蛇骑兵,都有一匹马充当坐骑,还有一头训练有素的猎犬,这是骑兵们的标准配置。
几天之后,灰熊牧场正式接收了一万匹不同毛色的小马驹,具体的马种与性别,暂时并不需要分离出来,要等它们发情与成年之后才逐一分栏。
一万匹小马驹全部圈养在东部,原美国鹰牧场,哪里的马厩与棚屋较多,西部主场则较少一些,等以后成年了,西部的马厩的设施也会跟上的。
响尾蛇骑兵的家眷也安排在西部,来到灰熊牧场的爱斯基摩人男女老少一共有130人左右,包括五十名骑兵、三十名妇女、五十名小孩,老人则没有过来,毕竟老一辈的爱斯基摩人更希望在部落里面生活,而且也没精力再与外界交流了,而一些年轻的骑兵则还没有结婚。
西部进驻了大量马匹与人员之后,显得热闹无比,为了保证西部进入正常的轨道,李成让诺亚负责西部,班杰则是主要的操作人,毕竟老皮克与爱斯基摩人的交流没有诺亚来的得心应手,所以老皮克除了例行巡查西部之外,主要还是东部工作,反正东部的家畜并不是很多,牛羊宰杀得差不多了,马匹则还有一些,也都配给了响尾蛇骑兵,经过长时间食用黄金胡萝卜,这几十匹野马的素质都提高了不少,经过爱斯基摩人的**,能够训练成专业素养的牧场马。
东部的工作实际并不繁杂,还是较为轻松的,老皮克能够肩负起这个工作,不需要再雇佣什么牛仔了,何况李成并白人牛仔朝秦慕楚的行为很是反感,与响尾蛇部落合作是他的牧场开创的全新模式。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为许多牧场主提供了雇佣员工做了借鉴,到底是白人牛仔还是爱斯基摩人?
第五十三章 土特产
这些响尾蛇骑兵都是与马打交道几十年的老手,一代一代传承了许多养马的技艺,与大多数牛仔都强,李成从诺亚也明白了,这些骑兵因为客观的原因,无法得到优良的马匹,却对自家的马极其关怀,可谓是当做亲人一样对待,所以在饲养这一万匹小马驹的时候,也带着极大的热情,而且他们的家属也会经常帮忙,使得西部的工作效率极高,小孩子们会去帮忙放马,妇女们则会添加草料或者做饭,处理家务,让男人们可以放心工作,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李成规定了爱斯基摩人在灰熊牧场工作时间必须说英语,让他们的口语提高了不少,而孩子们除了放牧之外,一天内至少要自学几个小时,而后由李成、诺亚教授知识,等他们完全交流无碍后,李成会考虑与他们的家长商量,带他们去正规的学校接受教育,当然要等联邦政府承认了爱斯基摩人的身份之后,取得了公民资格,而后才有资格享受国家的教育。
诺亚的辛苦准备不是没有效果的,加拿大电视播出了有关爱斯基摩人首领的采访,说到了有关许多国家公园的爱斯基摩人的事情,插播了爱斯基摩人小孩现状的画面,使得许多加拿大人对爱斯基摩人产生了同情之感,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反馈,给予了联邦政府极大的压力。
省、市、镇三级议会选举在即,民众的情绪有关选票的多少,所以很多政府官员都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为在民众面前取得良好的形象打下了基础。
游行的申请,沈念祖得到了最终答复,同意爱斯基摩人在卡尔加里的市区游行,李成与诺亚商量了下,打算带着响尾蛇骑兵参与游行,为了突出效果,50名骑兵都穿上了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再加上标语。
最终游行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联邦政府就发出了通知,宣告爱斯基摩人在国家公园享有的权利,而他们也被官方认可为国家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