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2/4页)

发现二人在斗心眼,她恨不得立即飞到浮光寺去,她拖着杨昊刚要走。晴儿忽然叫住了她,月孤问道:“姐姐也要去吗?”晴儿笑道:“姐姐还有事,去不了。”稍微顿了下,“妹妹还是换件衣裳吧。”月孤歪着头不解地问:“我这身衣裳不好看吗?”晴儿道:“不是不好看,是,是太艳了,佛家讲究诸事清净,我看还是换一件素点的比较好。”

月孤拧着眉毛想了想,哼了一声说道:“你骗人,你怕我穿的太好看,他只顾看我不看你,我才不上你的当呢。”说完勾着杨昊的手臂就往外走,杨昊回头看了看目瞪口呆的晴儿,得意地笑了起来。

浮光寺山门前人头攒动,香客如云。卖香烛的摊点沿门前一字排开不下上百家,且是家家生意兴隆,那些做小吃的,卖字画的,算卦看相的将山门前的一条横街占的满满当当,其余如古玩店、玉器店、金银店、茶棚、酒楼、绸缎庄、棋馆、香料铺应有尽有,多不胜数。

月孤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地方,一时把进庙烧香拜佛就抛到了脑后,满街的乱窜,恨不得哪一家摊铺都过去瞧瞧。杨昊跟着跑了一条街,就觉得腰酸腿疼有些顶不住,月孤嫌他走得慢拖累自己,便丢下他自己逛去了。

杨昊打发四个侍卫跟着月孤,自己则在路边找了个茶棚坐下来。望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无可奈何地苦笑了声。

去年年底,时任丰安县令朱骧楠打算仿照长安的东西两市的规制,在丰安城里开辟一处市场,既为活商又能增加税收。经过一番考察,他相中了浮光寺门前的这块地,并做出了详细的开发计划。

计划呈报给杨昊后,杨昊用现代商业地产的运营原理进行了修改补充,并筹办了项目部,此后朱骧楠去找浮光寺谈判买地。浮光寺先是不肯卖地,后又借口两家一起搞开发,在骗取了朱骧楠的企划方案后,他们一脚踢开朱骧楠,联合丰州的几个大商家自己搞起了开发。

浮光寺是祥福寺的别院,祥福寺的福源长老曾借给杨昊三万两白银做军费,帮他度过了主政丰安后遇到的财政危机。曾重阳执政时福源长老又收留过杨昊的家眷。因为这些原因,朱骧楠和丰安县衙在处理与浮光寺的问题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自始自终都处于被动。终于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不过才半年的时间,昔日的荒滩菜地已蔚然繁华。

杨昊正喝茶的时候,忽见陪月孤逛街的卫士张朗飞奔而来,慌慌张张地禀报道:“嫂子跟寺里的和尚打起来啦。”

杨昊不觉莞尔一笑,对张朗说道:“你不要着急,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朗略吃了一惊,就禀道:“观音塘边有个卖画的画摊,摊主现场作画招徕顾客,嫂子正看得起劲,忽然来了三个和尚,不容分说就踢了画摊,又殴打那个卖画的书生。嫂子路见不平上前跟他们评理,谁知那几个秃驴甚是蛮横。一时言语不和就打起来了。”

杨昊呷了口茶,问道:“是她先动的手吧。”张朗咧嘴一笑,道:“我记不清了,或许是,是吧。”

一个茶客插嘴道:“小哥真好耐性,还是快去帮你媳妇吧。那三个和尚是浮光寺里专门收佛敬、房租的,蛮狠的紧哩!这里的人哪个不怕?”张朗闻言冷笑道:“借他八个胆也不敢?还反了天了!”茶客见张朗说话硬气,又见杨昊气质不凡,略有所悟,便不再吭声了。

杨昊唤过张朗,在他耳边交代几句,打发张朗去了。自己做着慢慢喝完了茶,会了茶钱这才慢慢往外走。

茶博士来收了茶钱,对刚才说话的那个茶客道:“知道他为何坐着不动吗?”茶客道:“这人看样子有些来头的。”茶博士笑道:“岂止是有来头啊,他要是一跺脚啊,莫说浮光寺,就是祥福寺也塌了。”众茶客俱惊呼道:“原来是他,怪不得这么足的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