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对满清有着强烈的杀伤力,对面的束发粤匪中定然是有读圣贤书的人,左宗棠对此完全确定了。

第38章 战长沙(十六)

在长沙城东大胜之后,韦泽扫荡清军外围营地,扎下了自己的大营。太平军主力则扩充了西王萧朝贵升天前的营地,形成了从城东城南两边夹击长沙城的姿态。

韦泽并不认为在战后挑出两条布幡,上面写了句孔子的话,就能让长沙城内的读书人连滚带爬的出城投奔太平军。他甚至怀疑就满清的这个文化水平,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根本就没人会关注这个东西,更不用说引起什么反清的反思。只是打仗这事情能尽力的地方都要尽力,从各个角度尽可能的削弱敌人的战斗意志,这是个态度问题。

确定了城南与城东两个营地的交通线,韦泽赶回中军大帐去参加军事会议。会议上翼王石达开提出,“我军军粮不足,此时湘江以西稻米均已成熟。我想带兵渡过湘江,在西边获取粮草。”

“如此甚好!”东王杨秀清立刻表示赞同。太平军从郴州一路赶到这里,沿途之上的粮草已经被西王萧朝贵弄走过一部分,此次行军筹集粮草颇有难度。全靠韦泽布置得当,占领城市之后收购粮食,安排行军路线。太平军四五万部队不用只挤在大道行进,而是可以分成数队从多条道路上行军,行军速度大大提高。

即便如此,部队粮草依旧是眼下的主要问题。翼王石达开建议他带兵渡过湘江,在湘江以西筹措粮草的建议非常及时。

说完了粮草的事情,就讨论起攻城的问题。韦泽的想法还是一贯制,那就是调动清军,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经过围城期间的试探准备,最后一举拿下长沙城。

这计划说完之后,包括东王杨秀清在内的主要将领都不是很赞成。韦泽自己也知道这计划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抄袭加上韦泽把其他一些现状揉在一起得出的半吊子东西。

既然要运动中歼灭敌人,首先就得把敌人调动出来,调动出敌人之后还要能够打必胜之仗。这两者并不是那么容易同时得到满足的。韦泽虽然对自己的战斗力有信心,但是他也没有想出该如何调动清军的办法。韦泽自己拿不出可行的东西,别的将领当然不会认。

虽然大家都不支持韦泽的军事建议,却也没有别的想法。从郴州进军长沙,韦泽的部队始终在大队外围作战,驱逐靠近大队的清军。还得安排四万多人队伍的衣食住行,有韦泽的部队在前面先打下安营地,杨秀清与洪秀全所在的“前军”实际上算是中军,由于部队都是精锐,又不用担心吃住,行军速度很快。老弱妇孺们组成的后军等于全部扔给韦泽管理。

辛辛苦苦到了长沙后,韦泽又带兵攻打城东清军,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杨秀清称赞了韦泽几句,接着说道:“韦丞相就带领你的部属在城东扎营,守住城东,进攻城北。等中军的攻城消息。”

这等于是给了韦泽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城东经过白天的血战,清军只怕是不再敢冲出来找韦泽玩命。杨秀清他们则是做攻城准备,等于是让韦泽的部队能够好好的休息一阵。

韦泽哪里能不明白这点,他答道:“谨遵东王旨意。”

“那韦兄弟在城东的时候,准备怎么怎么准备?”天王洪秀全问道。

韦泽在于西王萧朝贵交谈之后,也逐渐接受了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天王的事实。特别是萧朝贵战死之后,韦泽已经完全不在乎洪秀全,所以即便是听到洪秀全的话,他也没了什么喜欢或者厌恶的情绪。对洪秀全的提问,韦泽答道:“启禀天王,属下除了打清妖之外,还会写些牌子,向长沙城内宣示,让他们认清形势,反出满清,开城投降。”

韦泽顺道把自己今天写的布幡上的内容给洪秀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