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有所为而为会限制自己的创造性,无所为而为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艺术创作尤其如此。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是也。
这个道理在谈感情活动的特点时已经说过,这里需要结合创作心理进一步说明。人的本质、本性是潜在的,不自知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也是不自觉的,惟其不自知,不自觉也才能更深更真地表现其本性、本质和深层的心理内容。我国古代画论、文论很强调这一点,古人所谓“神机所到,不事迟回顾虑者,以其出于天也”,就体现了这一点。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无意识。唐张彦远已经指出:“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又说,作画“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38、40页。董其昌论气韵说:“气韵生动……尤要以淡为主。所谓淡者,天骨自生,脱去尘俗;若有意为淡,去之转远。”转引自《董其昌评画数则》载《艺术世界》1984年第5期。清张浦山论气韵则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何谓发于意者,走笔运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若疏密、多寡、浓淡、干润各得其当是也。何谓发于无意者,当其凝视注想,流盼运腕,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是也。谓之为足,则实未足,谓之未足,则又无可增加,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盖天机之勃露也。”同②第425页。他把自觉程度的高低作为判断气韵的标准,认为自觉性愈低,愈是气韵生动,只有气韵必须是无意中流露出来才是真气韵。国画家俞剑华曾指出:“古人只知作画,心中并未斤斤注意于气韵,以其学养之深,手法之高,气韵自然随笔墨流露于不知不觉之间。清人震于气韵之名,未下笔即满腹欲求气韵,已下笔又笔笔欲求气韵,遂至专注意于求气韵,而物象全乖,心手相戾,一幅既成,非支离破碎,即凝滞呆板,气韵反消失于不知不觉之间矣。”《国画研究》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67页。秦祖永论用笔说:“香山翁云,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这是说画树不要想到自己在画树,画山也不要想到自己是在画山,最后甚至连自己作画也不要想到是在作画。这样完全进入无意识状态才能使笔墨传神。龚贤以画柳为例说:“画柳最不易”,“若胸中存一画柳想便不成柳矣,何也?干未上而枝已垂,一病也,满身皆小枝二病也,干不古而枝不弱三病也,惟胸中先不着画柳想,画成老树,随意勾下数笔便得之矣。”《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302页。戴熙也这样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盖有意不如无意之妙耳。”同②第573页。基于这种认识,秦祖永总结说:“古大家笔精墨妙方能为山水传神,当其落笔时不过写胸中透气,虽意不在似,而形与神已跃跃纸上,今则与古相反,一落笔便意专在似,此有意于似者得其形反不能传其神也。太史公之于文,杜陵老之于诗,惟意不在似,此其所以妙也。画道亦犹是已。”《桐阴论画》。
2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2)
我国古代文论对无意求工而自工的创作心理也多所论述。据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转引自《艺苑趣谈录》第308页。李清照的词比赵明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