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什么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禅宗与武术圣地少林寺、藏传佛教的大昭寺、拉卜愣寺、塔尔寺,都是唐老板的物色目标。其中后三者属于藏传佛教,这个好办,唐大师本来就是哒赖喇嘛,下个命令就行了。
为难的是如何收集汉传佛教的圣地。这个恐怕要跟大清国的僧官机构做一笔买卖才行。有钱可以买到万物,不过,显然千古名寺不在其中,这有可能是助理接到的最艰难的任务之一。唐老板在这方面的名声向来不好,助理甚至都建议不要用本来面目去运作这个项目。
再难的项目,只要有钱,就有能人出现。原李鸿章的幕僚,在大清国总理左宗棠大人殉难之后举国政治动荡之际采取无尽妥协政策而闻名的时任财政部长,后投闲置散,游离于商界与政治界的盛宣怀从温莎大帝的助理手接过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盛宣怀在大清与华联对立的局面中是一个很不错的中间人,因为他曾经两头都不得罪,名声也比胡雪岩、李鸿章好多了。后两人就算想办这事都没法办,胡大人只好靠偷偷开点青楼赚钱,而李大人则只能吃吃老本儿,他只会做官而不想去做生意。
大清国的财政拮据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盛宣怀这时给大清的财政部带去能够增收的好消息,将佛寺的地产出售。大清国倒是想出售来着,可是问题是这些地产根本就不属于大清国政府的。那是各位主持、方丈、圣僧的私产,名义上不是,实际上却是各大“圣僧”的私有财产。因为主持享受一切大权嘛。
没问题,高手就是擅长解决难题。各主持虽然自治,但大清国原来的礼部有一个六品官的僧录司来管理佛教事务,大清民主化之后仍然保留了这个部门,盛宣怀主要是要说服沈葆桢把僧录司的管理权让出去,成立一个整个中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亚洲统一的佛教事务管理部门。
推杯换盏一番叙旧之后,目前只有商人身份的盛宣怀就向沈总理表明来意,有大土豪愿意出高价买断宗教事务管理权,沈总理哑然失笑,还有这样的商人,他说:“那人不是失心疯了吧?这种赚钱方式也能想得出来?是不是太缺德了一点?”
盛宣怀:“关键点在于高价,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那人可以出得起任何价格,您尽管开,我劝你往高了开,低了我都要为我们大清不值。”
这世界上可不是随便一个有钱人都敢说“出得起任何价格”这种大话的。沈葆桢虎躯一震,道:“那人到底是谁?总不能做个大买卖连本尊都不现吧?”
盛宣怀:“宗教界人士嘛,很多都是神神秘秘的,很正常。这笔收入完全可以当成重大的财政收入。总理,联合国的最低收入已经普及到12欧元,而我大清人均收入还不足3欧元,长此以往,恐怕人心不稳。所以为了发展民生,总理得好好认真地考虑一下了。”
沈总理皱了皱眉头:“这笔收入竞然能影响财政?”
盛宣怀:“那当然,要不是有这么大,我怎么敢说对方是富可敌国的财主呢?”
沈总理开开玩笑般说了一句:“我大清今年的税收预计是7500万欧元,莫非这位大富豪能够帮我们变成8000万欧元?如果是这样,那到不错,我们的财政又回到没有被温莎侵害前的水平了。”
大清国仍然有这么强大的财政能力,当然是因为几乎把税率提高了一倍而得来的。事实上所有的协约国为了维持军事力量都大幅度地征税。
盛宣怀微笑道:“总理大人的意思是作价500万欧?这个我觉得没问题。”
沈总理对做买卖没兴趣,对背后的那个人有兴趣,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每年500万欧。”
没想到盛宣怀想也没想就说:“好。我就按您说的这个价去跟老板谈去。”
沈总理这才大吃一惊,如果对方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