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慌乱的长安 (第1/3页)
长安城里,皇宫中,也是人心惶惶,因为汉文帝刘恒病得很重,已经不能朝会!
太子东宫内,栗娘娘焦急地等待着刘启回来,这会皇太子刘启去了窦皇后那边。栗娘娘不是太子妃,但是比太子妃还要受宠,她给刘启生了3个儿子,我们的男主角刘荣就是刘启和栗娘娘的长子。
这会,整个大汉皇宫,大家似乎已经不关心文帝的生死和后事,大家在意的是最高权力的交接,因为越是这种时候,越容易出乱子,汉高后死的时候,就发生了诸吕之乱,这会躺在龙榻上奄奄一息的文帝当年能够顺利继位,也是倚仗了西汉开国老臣陈平和周勃的运作,所以西汉朝廷都很担心文帝一死,又有图谋不轨的诸侯王作乱。
刘启这会匆匆的回来了!
听到了脚步声,栗娘娘连忙站起来往宫门口走去。
两人在殿门口碰上,“你怎么来了?”刘启看着栗娘娘问到。
“我担心宫里情况啊,殿下,皇帝现在如何啊?”
刘启看着左右,“来人,给我打一盆水来,天气真热!”随后看着栗娘娘,“父皇恐怕是在朝夕之间了,连水都不能进了!明天一早,我还要去母后和太后那边,还有申屠嘉(丞相),陶青(御史大夫)也要一块过去!商议要事!”刘启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宫里的侍从,“老师(晁错)有来找我吗?”
“回太子殿下,晁大人托人来过消息,说朝局有变,防备东南!”
刘启眉头一紧,“防备东南,看来太傅也是担心吴王那边会有动作啊!”
“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啊?”栗娘娘问。
“父皇若有不测,梁王(刘启同胞弟弟,刘武)万万不能回京奔丧,必须在梁国盯着吴国的动向!”刘启接着说,“这还不行,我要派个人过去,一同监视住吴国!”
栗娘娘一听,思考了一下,“要不让刘荣去吧,他都15了,学了一些本事,一直说着要为国家出点力,这种非常时期,也可以让他锻炼锻炼!况且他是殿下的长子,理应为父亲分忧!”
刘启一听,“这不妥吧!此去还是很危险的!”
“殿下,就让他去吧,妾身知道你心疼儿子,但是你一直对他抱以大的期望,就应该让他多磨炼磨炼,也给众弟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刘启点头,略带不舍的说道,“那你晚上去刘荣那,也问问他的意思!”
“放心吧,殿下,刘荣肯定非常乐意去办这个差事!”
夜已深,栗娘娘没有在太子宫过夜就回住所了,她要召刘荣来说事。
这是一个不眠夜,宫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文帝时代即将过去了!
栗娘娘住所,一个少年匆匆赶来。
他就是刘荣,虽说才15岁,但是古人普遍成熟的早,这会他已经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1米82的身高,俊俏的脸庞,轻盈的步伐,遗传了栗娘娘的好基因,宫里无人不说栗娘娘的儿子英俊潇洒,而且刘荣书也读的好,骑射也练的好,能文能武,为人又热情开朗,善笑,文帝和窦皇后很喜欢这个长孙。
“母亲好,连夜召我来有何事?”
“荣儿,你坐,今天母亲喊你来,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陛下的病现在很重,怕是朝夕之间了,你父亲还有奶奶,包括朝中大臣,都担心天下会出乱子!所以我和你父亲商量了一下,等明天一早宫里商议了事情后,就让你赶赴梁国!具体事宜,你父亲还会和你交代!”
刘荣听得内心澎湃,他深知此时是非常时刻,能够为朝廷,为父亲分忧办事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母亲,孩儿明白!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随时听候调遣!”
“好,好!这才是我汉家的好儿郎!不过一切还是要小心,母亲让你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