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4/4页)
时,也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楚国官员皆楚王室宗支,决不许异姓插足。吴起作为一个外诸侯国的异姓人,跻身于楚上层贵族之间,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利益,很自然的遭受到了贵族的忌恨
楚悼王死后,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此举意在使作乱者有所顾忌,若作乱者无所顾忌,射我必中王,中王必受牵连。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箭也射到了悼王的身上。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年。悼王葬后,太子(楚肃王戚)即位,派令尹杀了射中先父悼王尸体的所有人,由此被诛灭宗族的有七十多家,可见吴起树敌之广。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终止。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著录了《吴起兵法》四十八篇,现仅存六篇,分别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吴起反对在战争中莽撞蛮干,主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只有清楚敌人的力量部署情况,才能选择其薄弱环节狠狠打击。为了了解对方情况,他非常重视使用间谍,深入敌后搜集敌方各种情报,他还注重人、马、车、地形等在战争中的相互关系。吴起进步的战争观,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即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
变法图新的韩魏代表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后魏文侯欲求富国强兵,任用李悝为相,试行变法,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李悝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剥夺旧贵族的政治特权。他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剥夺旧贵族的官职和俸禄,一边安排有能之士,上次有功之人。推行“尽地力之教”,鼓励、知道农民开垦荒地,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农业生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通过政府收购和抛售商品,使得粮食不至于下跌,以提高农民的致力耕作的积极性;荒年则平价出卖粮食而不使得百姓因对粮食的需求而背井离乡,又稳定了物价。
在魏国主持变法时期,李悝认为当时的法律还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因此他仔细参考了当时各国的成文法,编写了《法经》。《法经》意思应当就是“立法之经”,是作为制定成文法典的基础蓝本。据《晋书 刑法志》里面记载,《法经》共有六篇,意味《盗法》,二为《贼法》,三为《网法》,四为《捕法》,五为《杂法》,六为《具法》。据说“盗”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盗法》就是维护财产所有权,惩罚侵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