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5页)

。”轻舟忽然加快,果然不到一盏茶十分,已经越过好几重山,河水越行越狭,两岸青山却是越来越高耸险峻,有些地方几乎仅容一舟而过,两岸峭壁如墙,陡如人立。

船越行越高,竟是逆水而行,林洁轻轻划桨,全不费力。过了几箭之路,山势变宽,忽然出现一片好大的桃林,满山满树的尽是桃花,只见落英缤纷,蝶舞蜂绕,煞是美丽。吴元庆疑是进了仙境,行不多远,山势复陡,忽见一株桃花之下有个光滑的崖壁,林洁跳下船,在崖壁中轻轻一推,那崖壁忽然轧轧出声,就好像一条门一般打开来,里面现出一个洞**,溪水从下淌淌流出。

吴元庆咦了一声,大是惊奇,道:“你这是要带我到仙境去吗?你是不是天上的仙女?难怪如斯之美也。”

林洁笑道:“此处虽不是仙境,但比起外面,也就是仙境了。你读过陶渊明公的《桃花源记》吗?”

吴元庆道:“小生一生以读书为务,如何没读过?”诵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正呤间,果见林洁带其从一小洞而进,便似文中所写一般。不禁“咦!”的一声,奇道:“难道这就是陶渊明所记的那个桃花源吗?”

林洁道:“正是。当年陶公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怒之下辞官归隐,行舟过此,见桃花林如此美丽,不禁驻舟欣赏,恰逢我祖上从此出去,两人相见,一谈之下,如逢知己,遂邀陶公进源一叙,陶公出源后,禁不住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诗并记》。然后亦举家搬进桃花源来住了。”

吴元庆道:“那怎么他在记中又说后来无人再找得到,而且地点又说是在武陵?”

林洁笑道:“这都是陶公障人耳目之处,然虽是如此,后来毕竟有人找上来,但我门中亦不是要与世隔绝,只是把此当作一个隐居之所,比之外面稍稍清静些而已。”

吴元庆点点头,心想这里与蔡州相去并不甚远,却全不知竟还有这样一处胜境。忽然想起一事,道:“这里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派吗?”

林洁奇道:“你也知道桃花派吗?桃花派历来隐避,就算是武林中人,也大多并不知道,你一个书生如何得知?”

吴元庆笑道:“我虽是书生,可是也曾跟父亲学过武功,我家的朋友也多是武林中人,所以武功虽然不高,武林佚事倒是听说过不少。”

林洁道:“这就是了。这里正是桃花派。先公本是太平教张角张教主座下护法,后来张教主兴起义之师,是为黄巾大起义,虽然打得朝廷狼狈不堪,最后却还是失败了,张教主也牺牲了,先公见事无可为,为了避祸,便隐居在此桃花洞内,至我曾祖父时候,陶公举家搬进,陶公的祖父曾是大将军,家传武功自成体系,进来后林陶两家武功融合为一体,我们虽然隐居,但亦常出去走动,有时路见不平,未免行侠仗义,却也因此露了行迹,因住在这桃花洞之中,人皆称为桃花派。”

行得一箭之地,见两边峭壁所夹,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两人弃舟攀壁而行,又走了一盏茶时分,豁然开朗,竟是一片平原沃野,其间山水井然,田中几个农夫样的人正驱牛耕种,几个妇人在溪中挑水洗衣,靠西是一排房舍,青砖青瓦,却也不俗。

吴元庆叹道:“好一片世外桃源。到了这里,只怕一辈子都再不想出去了。”

林洁道:“你若不想出去那就不出去好了,在此娶妻生子,我们一般的欢迎。只怕你呆不住,毕竟还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热闹好玩。”

………【第三章 源中小子】………

吴元庆听她说在此娶妻生子过一辈子,不禁怦然心动,回头看她,见她一副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