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第1/2页)
直到沈氏生下女兒後,他在一次外出時,無意搭救了前來投奔遠親的季姨娘,將人送到了那個六品的京官家裡。後來京官上門道謝,有意想要巴結他這個國公,他對頗有姿色的季姨娘也很滿意,便不顧沈氏的阻攔,將人納了進來。
在沈凌看來,季姨娘不過是一個頗有姿色的姨娘罷了,犯不著一個主母親自與她計較。國公爺不是喜歡納妾嘛,那自己就滿足他這個願望,最好給她多生幾個孩子出來,她好培養他們將來為國公府盡一份力。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故事了。。。
第61章
沈凌打定了主意, 就將掌管她小庫房的珠兒喚了過來, &ldo;我記得樟木箱子裡還收著幾匹春綢,拿出來給你們四人各做一身衣裳穿,別白收著霉壞了。&rdo;
沈氏出身忠順侯府, 忠順侯府同信國公府一樣也在走下坡路,沈氏的嫁妝有一半是侯夫人自己拿出私房銀子添置的。即使是這樣,沈氏的嫁妝也不過七八千兩銀子,其中一半還是公中拿出來充數的布料、玉器、古玩等物。
沈氏自己手裡不過兩千兩銀子的壓箱底錢, 唯一能生錢的田產一年也不過出息一千兩銀子。手裡沒錢,國公府又有些入不敷出,沈氏對府里的下人就極盡儉省。
像沈凌身邊的這四個大丫鬟, 一季也不過做一身衣裳,餘下的都是穿沈凌的舊衣裳。
所以沈凌一開口說要給她們四人做新衣裳,珠兒幾個不由喜笑顏開,不多一會兒就捧了兩匹春綢回來。
沈凌看著她們幾個在那裡嘰嘰喳喳討論要做什麼樣式的衣裳, 不由笑了笑, 低頭去看手上的帳本。
帳本是她用了午飯後命人去帳房拿的,上面記得都是國公府里的開銷。沈凌打算效仿探春對府里進行一番整頓, 做到開源節流。
府里的進益只有兩項,一項是田產,這個每年有五千兩銀子的進益, 另一項是店鋪,每年也有三千兩銀子的進益。這樣說來府里每年差不多有八千兩銀子的進益,看著並不算太少。
但是花費卻多了去了。頭一項, 每年的人情往來加上正月里請吃年酒的花費就不少於三千兩銀子。然後府里的用度和下人們的月例銀子又是一大筆開銷,少說也要四千兩銀子。加上不時有一些窮親戚上門打秋風,府里的人偶爾鬧個風寒請請大夫吃吃藥,這樣算下來,每年八千兩銀子花的精光還有些不夠。
沈氏在家裡也跟著侯夫人管過家,嫁進來以後發現府里入不敷出後就學侯夫人將府里各人的月例銀子減了一半,後面又將府里庫房用不著的一些大傢伙當了幾千兩銀子,總算撐了這麼幾年。
後面國公爺納季姨娘進門,擺席面做衣裳,又花了一筆銀子,如今帳上不過餘下四千多兩銀子,依著往年的花銷,這點銀子想要撐到年下多半是不夠的。
開源暫時是不用想的,沈氏手裡的私房銀子就那麼些,貿貿然去購置田產或鋪子,一定會引起忠順侯府那邊的懷疑。
看來自己能做的只有節流了。
人情往來和請吃年酒的銀子是不能精簡的,這個關乎國公府的門面。下人們的月例銀子也是不能再減了,看來唯一能減的就是府中的用度了。
傍晚,國公爺從外面回來,底下的人就來報季姨娘病了。國公爺來到季姨娘住的晴芳苑,適值婆子們拿來季姨娘的晚飯。簡單的三菜一湯,並一碗白米飯。
國公爺當即沉了臉,命廚房給病中的季姨娘燉一碗燕窩粥並幾碟精緻小菜。季姨娘的另一個丫鬟含煙去廚房傳話時卻被碰了一鼻子灰。
原來沈凌下午的時候把廚房的管事叫來尋了一番後,大意是說府里如今入不敷出,不光下人們要減一半的月例銀子,主子們也要減少用度。以後每人的例菜通通減到原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