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在灾区走访中,我还听说了另外两个志愿者的故事。

一个叫杨光建。杨光建35岁,10岁的女儿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令他悲痛欲绝。可就在女儿火化后的第二天,他就到都江堰紫坪铺镇岷江社区当了一名志愿者。当时岷江社区在公路边上设置了一个救助点,主要用于帮助从重灾区虹口乡逃离出来的游客及受灾群众。杨光建来到这个救助点后,主动报名当了社区一名治保巡逻队员。白天帮助逃难同胞解决各种困难,夜晚巡逻值班,有时甚至通夜不睡。

另一个叫张小红。张小红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军官,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她就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张小红精通医务,在灾区主要做救护、防疫工作。虽然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啃几口面包,几个月都不能和孩子们见上一面,还随时面临被疾病传染的危险;但在灾区的救援过程中,张小红却一直坚持到最后。2009年9月,张小红又筹集了第一笔慈善资金,和一些志愿者一起,在彭州小鱼洞九年制学校和通济中学分别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专门为在地震中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们进行恢复治疗。玉树发生地震后,和两年前一样,张小红作为四川第一批应急志愿者,又紧急赶到了玉树……。 最好的txt下载网

9.上海有位沈奶奶(2)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上海志愿者沈奶奶的故事。

沈奶奶的真名叫沈翠英。在走访中,我曾无数次听人说起沈奶奶的故事;而每次听到沈奶奶的故事,总会让我想到很多很多 。

沈奶奶8岁父亲去世,此后母亲一人拉扯着五个孩子,含辛茹苦,度日如年。穷困潦倒的童年,让沈奶奶从小尝尽人世的艰辛。家里没钱买菜,刚上小学的她,就去菜场捡大白菜叶;家里没钱买鞋,刚上中学的她,就把别人扔掉的烂鞋子捡回家自己学着做。然而,最让沈奶奶难忘的,是别人对她家曾经有过的帮助。有一次她家没米下锅了,妈妈带着她去朋友家借钱,娘俩坐在朋友家门口等了3个多小时,一直担心别人不肯借钱。没想到朋友下班后一见到她们,立马就爽快地把钱借给了她们。后来政府为她减免了学费,她才顺利上完了小学和中学。因此,童年的沈奶奶虽然尝遍了苦难的滋味,但童年留给她的不是伤感,也不是抱怨,更不是仇恨,而是对苦难的深刻理解,对曾经帮助过她的人的美好记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她从苦难的童年中获得的最可靠的人生信条。中学毕业后,沈奶奶进入师专继续求学,随后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了近20年。其中10多年时间,她在上海一家有名的聋哑学校任老师,每次看到那些肢体缺陷的孩子和那些孩子的父母,想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穷困了一辈子的母亲,她的心里便会涌起一种极其复杂的感情。

1991年,沈奶奶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后在亲戚的鼓动下,下海经商,赚到了“第一桶金”。2000年,沈奶奶阴错阳差,买下了上海亚都国际名园的两套房子,一套留作自己居住,一套出租出去,每月租金8000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沈奶奶每天都要通过报纸、电视和电台关注地震的消息。灾区倒塌的学校,埋在废墟里的孩子,以及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令她坐卧不安,心痛不已。特别是有一天,当她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灾区的一则报道后,再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这则报道说: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1998年发现学校实验楼的楼板缝里,居然没有灌注水泥,而填的是水泥纸袋!叶志平校长非常生气,当即找到一家正规的建筑公司,重新在实验楼的楼板缝里严严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1999年,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叶志平校长又对这栋实验楼动了大手术,他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完全按正规施工的要求,将原来37厘米直径的“三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