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应该说司马懿的出山只是他夺取权力的一个步骤而已,真正使他逐步登上权力顶峰的幕后总导演和总指挥却是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以期完成统一大业,尽管斗志未酬身先死,但是却迫使司马懿不得不一次次地领兵出征,将兵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使得司马氏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正是这支横空出世的生力军成为埋藏蜀国和吴国的主力军。

封建君主有一种很可怕的惰性思维,所谓富不过三代,其实封建统治也常常是开明不过三代。当时之蜀国、吴国均是如此,魏国则是幼主执政,一味受人愚弄而已。三国均有大敌当前,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但却均不思上进,乐不思蜀,不知灾难旦夕将至,仍然昏庸暗弱了下去,可见这种惰性是多么的可怕,无法避免。当然也有人试图螳臂当车改变这一潮流,此人便是辅佐大臣曹氏集团内部的大将军曹爽。公元247年,曹爽滥用权力把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并加紧排挤司马氏的势力。司马懿不能禁止,不得不再次伪装生病,不问政事。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司马懿装病不过是一段历史在重演。这年冬月,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让两个侍婢尽力扶持自己,却是连拿衣服都拿不稳,竟然会掉在地上,还指着嘴直说口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一口汤居然会流满衣襟。李胜说:“众人谓明公旧风发动,何意尊体乃尔!”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卧病在床,死在旦夕。这次你调任并州,并州靠近北方异族,你当好好防备才是。今后我们恐不复相见,我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托付给你。”期间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语无伦次,总之一副苟延残喘之狼狈相。司马懿又一次在装病卖傻,演技已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堪称一流。可惜他的观众却早已不是素以诈术著称的曹操了,而是智拙无能的曹爽之辈,从此曹爽便居然不再防范司马懿了。司马懿居然需要一次次的装病来扭转颓势,虽孙膑再世亦自叹弗如,不能不说是政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大奇迹。

因为诸葛亮不时地发动对魏国的统一战争,使得唯一能与之相抗衡的司马氏家族权力膨胀,最终取代了已经暗弱无能的魏国幼主。这是一股新鲜的政治力量,虽然最终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昏聩下去,无情地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在其执政之初却是绝对不会的,他们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昂的斗志,面对业已衰弱下去的吴和蜀必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措施,从而加速吴国和蜀国的灭亡,达到某种程度的统一。尽管诸葛亮不愿正视这样的局面,但这种结局却可能是象贾诩这样的谋士所早已预见到的,只是一惯小心谨慎的他根本没有机会或不屑于表达他的这一预见罢了。让我们再来体会他与曹丕的那一段问话吧:“陛下应静候他们自身发生变化,那么平定他们就轻而易举了。”这种所谓的静候他们自身发生变化,焉知不包括魏国的发生变化,毕竟他经历过曹氏篡位的全过程,对权臣所能演绎的一切早已心知肚明。呜呼,倘若诸葛亮九泉下有知竟是自己将蜀国的大好河山拱手相送于自己的死敌,将情何以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郑庄公及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第一个事实上称霸的君主是郑庄公,只不过他没有这样明确的政治主张打出这面旗帜而已,他的争霸范围也局限于中原地区。第一个正式称霸的则是齐桓公。两个君主因其实力不同和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其称霸活动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现将二者作一粗浅的比较以飧读者。

一、内政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兴之国多有一种新兴气象。郑庄公时的郑国在东周初期的历史上就是个特别活跃的国家,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在魏文侯主政时期也表现不俗。其所以如此均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