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 (第1/5页)

说着;想起了自己某段历史上记录;话说某位皇帝;四岁被封封齐王;八岁登基为帝。

此国尚没有统一天下;人口不过千万;实际编户控制才五百万;皇帝个人青黄;龙气才是白红;这是国家根基不稳。

以后渐渐推行淡青之制;十四岁解决大将军;贬到朝鲜;留着中原的族人都失去官职并且打散。

二十九岁统一天下;皇帝个人纯青带紫;龙气正红。

六十岁驾崩;皇帝个人接近淡紫和紫;龙气淡黄带红;鼎盛时龙气淡黄。

以后到朝廷灭亡前七年;朝政才变得有名无实;都城被破后;末帝逃往漠北;以都城被破为结束年;国祚总计484年。

制度是淡青;但是龙气最强就是淡黄;而达不到七金三青的极限色;何也;没有工业革命;农耕社会最高就是这样;只有延长国祚之效。

“正常农耕社会来说;困难是不小;要不无论是蔡朝皇帝;还是魏王;都是雄主;会让我占到多大便宜?”

“无论是蔡朝;还是魏国;在册封藩国开疆上非常有经验;它的条件都是历次成熟积累;和你们推论的类似;不过你们不必担心……”

“就算受到重重压制;青制也有很大作用。”

“再说;仙道工业;其实是压制不住。”

叶青非常清楚工业革命需要的人口数量;地球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时总人口就10uu万这个级;就足以完成早期工业;但覆盖几乎是全球性。

当魏王要求成本提供农具和武器时;叶青几乎迫不及待就答应;这样的自动开放市场;能不答应?

一直闭关自锁也就罢;开放之后再想关回去;可就难了

“湘州实际上人口密集;本来迁移的二百万人;不能回归湘州了;哪怕我们实际控制湘北湘中。”

“一方面腾出这样多人口;农业上就有更多田地分配给农民;获得他们的支持。”

“一方面这些流民;正好是工坊的必须。”

“工坊只要普通流民就可。”

叶青思索着说:“湘州文化荟萃之地;私塾遍地;文风浸染;民众多多少少都认识点字;这比应州当地农牧民好用的多;现在流民都直接拿粮食诱惑到应州;一经培训丨就是合格工人;慢慢磨砺两个月就是熟练工。”

“说到底还是人口太薄啊;别说跟下土汉室现在一亿人相提并论;就算是跟北魏四千万人口都没有办法比;应州战后只剩七百万人口;吞并湘北三郡后达到一千万;湘中三郡是一千一百万……连上自湘南或别州收集的流民;有一千二百万。”

“一千二百万人口算稳定了位格。”

成就仙人后;叶青在地面战争生存压力减轻许多;目光关注仙战;考虑不再是一两年的时间单位;而是五年十年的单位;短期利益少点可以忍;只要能不停步就可以;因时势的递推不是一朝一夕。

说到这里;叶青突一笑:“其实现在应州;并不算是青制;与蔡朝撕破了脸皮;也罢;那就完全换个官制。”

“推行了青制;整合了资源;再考虑怎么样发展仙道工业罢。”

“最关键的是;我还在等待机会。”

“机会?”

“是啊;我解决了应州的外舰;现在一片太平;但你们难道忘记了;别处外域进攻;还是如火如荼。”

“天庭封侯令;最根本处就是认为朝廷不能处处兼顾二百州国;所以才令蔡朝集缩;保住中枢;又把地方上对付外域的责任;交给州侯。”

“现在蔡朝收权;是占了君臣之份;天庭也不会多话;可这样一来;就同样承担起了对付外域的主要责任。”

“而且此时还集重兵封锁我;别处就薄弱;一旦有州被外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