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中航集团是在1921年11月5日正式被工业部宰成块的,一分畏四的它变成了三大集团一大独立动力公司,第二集团被特意安排在较为偏僻的贵州境内,如此安排除了让该集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外,更多层次是为了发展需要一定保密的飞行器科研、生产和制造,比如直升机和战斗机,直升机尤其是重中之重,而且在宰割成块之前,西科斯基等人已经在前中航集团取得了不小的研究进度,到了贵州之后因为工业部的照顾有了更好的条件,所以很快有了具体的实际成就,那就是让中航第二集团的首架直升机样机试飞。
1922年4月中航第二集团的代号为“竹蜻蜓”的样机做了首次试飞工作,这款以另一个时空的首款大规模使用直升机贝尔-47为剽窃对象,由于张宇提供的资料并不是很详细所以很多部分还是直升机科研组的功绩所在,所以在很多地方超越了剽窃对象。
装备中航动力公司提供“ZSH-01-F1H”280马力的增压活塞轴发动机,该单旋翼直升机由一副直径11。32米的旋翼提供升力,并由一个尾桨来平衡反作用力矩,为了实现方向操控和改善稳定性,机身尾部还安装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整个机身构造非常简单,空重不过858公斤,而它的起飞重量却达到了1340公斤,能达到每小时160余公里的最高速度,以135公里的巡航时速可达到400公里的航程,当然也正是因为它有有地效时5060米的悬停高度、无地效时的4480米的高度,王助才敢于在这个时候向张宇推荐它们。
“第二集团不是正忙于验证它们吗?而且这会儿它们才不过15架而已,全部调到灾区去救援也得转场三次以上,真要让它们参与到救援工作也是天明的时候了……”
“不,第二集团有一批竹蜻蜓在兰州,而且他们最近就在对山地飞行进行验证,数量不多只有三架但很明显是一支宝贵的力量,而且这直升机是单人驾驶操作,机舱可运载三名乘客或者150公斤货物,也可以改成医疗救助飞机,运一个担架和一名随行医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旁的巴玉藻站了出来,他回到自治区后的航空成就不菲,但很多时候光鲜的一面都是王助,他主导研发的飞艇项目还未得到空军的赏脸,但还是受到了民航公司的欢迎,用更为廉价和安全的飞艇为旅客服务,西南民航和中国平安航空公司都是持欢迎态度的,而且俩家公司都从中航第三集团购买了不少飞艇来执行一些航线运输,对于有钱又不赶时间的人而言,坐飞艇既可看风景又可较快抵达目的地,市场空间自然是很大的。
“飞艇的速度虽然只有每小时80公里,但十五吨的运载量无疑是可观的,而且它的舱室可以一次性运载100人的医疗队伍,加上海原机场那么大的一个空地,是很好的飞艇降落场地,一次性可接纳至少八艘飞艇的起降,没有机场的县乡就更合适于飞艇了,所以我希望司令能考虑征用飞艇进行运输……”
俩人一唱一和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张宇就是不给于肯定答复,接过通讯员递给的电报浏览几眼后才笑呵呵的说道:“一个都不会少的,整个民航界都将被征用,军用运输机、民航客运飞机、直升机、飞艇等都要征用,这会儿咱们自治区的航空运输力量将集中起来,为了数十万人的命途而奔波,谁也不会成看客的。”
张宇打发了王助俩人,获悉了只有廖朝东机组因为集团直升机山地、沙漠验证试飞项目提供后勤运输任务而在兰州的情况后,对一号台的通讯员说道:“发电给廖朝东,让他的机组做好准备,让他们和飞机都处于最佳状态候命于兰州机场,卫生部会很快从兰州市各医疗抽调力量组成自愿突击队,会有医疗物资和医疗组前去搭乘飞机直奔海原的。”
“二号通讯员,你马上联系中航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