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名门之后又得名师指点——才华横溢

王粲(177…217年),字仲宣,东汉山阳郡高平县即今山东省邹城人。山阳郡的王氏是一个名门望族,他们虽不如汝南袁氏那样“四世三公”,但自王粲曾祖起也都是朝廷的重臣。王粲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当过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当过司空,太尉和司空都是三公之一,比“正部级”的九卿还高,王粲的父亲王谦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这个职务类似于秘书长。出生在这样一个世族家庭,王粲从小就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王粲生活在东汉王朝即将崩溃的前夕,即“汉末”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不稳、思想文化激荡起伏的年代,王粲没有延续父祖辈走过的仕途,而是被裹胁进历史的洪流中。他十七岁左右来到临时首都长安,虽然其貌不扬,“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但仍引起了大学者蔡邕的注意,据《三国志》记载,蔡邕听说王粲前来拜访,立即“倒屣迎之”,并向来宾郑重推荐,蔡邕成为王粲的老师,并向大家宣布:自己死后,家里所有的“书籍文章”都赠予王粲,显示出蔡邕对这个晚辈的超乎寻常的器重。但是不久之后即发生了长安之乱,王粲目睹了凉州军人劫掠百姓的惨相,之后流离到了荆州,在那里前后生活了十几年。赤壁之战前夕,荆州被曹操占领,王粲加入曹魏集团。

统治荆州近二十年的刘表也是山阳郡人,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由于这种双重关系,王粲到荆州避难,并得到刘表的照顾。但是,在荆州期间王粲并不得志,他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幕僚而已,表面原因如《三国志》所说是刘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刘表“非霸王之才”,他“外宽内忌”,不能纵观大局,缺乏远大志向,选人用人还停留在清议、容止、品藻等传统标准上,不能像曹操那样与时俱进地喊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对各类人才兼容并蓄,广泛吸纳。

寄居荆州期间,王粲写下了《七哀诗》和《登楼赋》等著名作品,奠定了他作为汉魏时期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的历史地位,被《文心雕龙》称为“七子之冠冕”。对一个作家来说,通常最不得志、最苦闷的时候才是他诗情文情最勃发、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王粲就是这样。《七哀诗》里的悲怨之情、人伦之忧,《登楼赋》里的困顿苦厄、抑郁绝望,都是他人生追求和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的反映。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挟北征乌桓大胜的余威南下荆州,开始了他统一江南的漫漫征程。此次南征尽管结局已被历史定格于赤壁的那场大火,但其初期进展却颇为顺利,曹军挥师南下,刘表病死,据《三国志》和《文士传》记载,在刘琮思考是否投降的问题上,王粲立了功,曹操平定荆州后大封十五名荆州人士为侯,其中就有王粲,这样王粲不仅是“建安七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成为政治地位最高的一个。

。 想看书来

长期在曹操身边任职——亲历重大事件

加入曹魏阵营成为王粲一生的重要分野。此前王粲就对曹操充满好感,他曾说:“曹公故人杰也。雄略冠时,智谋出世,摧袁氏于官渡,驱孙权于江外,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其余枭夷荡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计。”在王粲的眼里,曹操是当代首屈一指的英雄,自然也是自己敬重景仰的明主。所以,当曹操得到荆州后“置酒汉滨”时,王粲主动捧着酒杯上前恭贺。

曹操对王粲也颇为看重,一则源于他力劝刘琮投降,保证了荆州的“和平接收”;二则他是山阳郡王氏后人,曹操自己虽出身于通常所说的庶族,但他在政治上一向与世族大家结盟;三则王粲与蔡邕有特殊情谊,而曹操与蔡邕也是忘年之交,曹操后来把蔡邕流落到南匈奴人那里的女儿蔡文姬用重金赎回。所有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