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页)
[社會文學] 《盲流》作者:劉書宏【完結】
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農民如何變得兒女成群?
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庭如何走遍大半個中國,帶回來十幾萬的巨款?
一對身無分文、背井離鄉的夫妻如何拒絕乞討,堅持自力更生的理想?
《盲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的故事。安徽著名&ldo;要飯村&rdo;的村民孫國民多才多藝,然而因為沒有生育能力,在村里飽受嘲弄。為了洗刷恥辱,他決定鋌而走險:買孩子!孩子沒買到,卻意外撿到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棄嬰。面對厄運和壓力,孫國民毅然帶著家人背井離鄉,踏上了盲流之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盲流 序
我把盲流給寫完了
沒有約束的時候寫文章比較輕鬆一些,有約束寫文章的時候就疲累了,尤其是寫劇本。我曾經以為一天寫五千字的速度,大概也就用兩、三個小時,節約下來的時間還可以干點別的。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寫三十萬字,後來發現遠遠不是那麼回事。
人在社會上無論做什麼都是有責任的,寫劇本要對導演負責。不是光給自己一個交代就可以的。
《盲流》構思在一個凌晨,白天因為看了東德的一個電影梗概,講的是為了安撫一個臨終的老人,家人掩蓋了東德和西德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這個故事打動了我,於是在臨近天亮的時候,我想出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中國安徽淮河邊的故事。主人翁離家成為盲流,並走遍中國的故事,一個講人的尊嚴的故事。
故事從主人翁無生育能力開始到揀孩子、買孩子講起,直到她背井離鄉,但依然對生活充滿了憧憬,最終以他超人的音樂才能和對生命尊嚴的高境界理解而結束。
我不知道我想表達的在這十萬字的描述當中是否已經表達清楚了。但我知道我是認真的,寫到後來一天只能寫一千字,甚至還要少一些。於是我開始意識到,這可能是另一種約束,這個無形的約束使我寫的比較累。完全不象寫小短文來的那樣輕鬆。
之後,這種由無形的約束所帶來的責任感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自己越來越冷血。越來越冷靜地撰寫故事中的那些眼淚、痛苦。
好在只是十萬字。
《盲流》不是控訴,也不是泄憤,而是憧憬,是對人性甦醒的實踐。不光是文字上的實踐,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實踐。因為盲流是有生活的。故事裡的情節不光是杜撰來的。更多的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隨時我們可以看的到的那些人和事情。
盲流寫完了,每天再坐在辦公桌前,面對電腦就覺得空蕩蕩的,很有一些失落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幹什麼。
要說的都在這個小說里了。
是為序。
盲流 1
從孫佃鋪步行到淮河,需要一個小時,孫佃鋪挨著一個支流,支流直接流向淮河。
孫佃鋪是一個自然行政村,是淮河邊眾多行政村之一的一個普通行政村,這個村子和別的村子有點不同的地方,是因為有個特殊的傳統,就是外出乞討。這個傳統其實別的村子也有,但都不如孫佃鋪厲害。
這樣的一個傳統如今已經無從考證其出處了,老人們普遍回憶孫佃鋪外出乞討的人最多,歷史最長,生存技能也多,所以大家就公認孫佃鋪是乞討村。當地的方言叫&ldo;要飯村&rdo;,沒有人知道&ldo;乞討&rdo;這個詞,這個詞太斯文了,後來有了一個更斯文的詞叫&ldo;盲流&rdo;。
最早叫&ldo;要飯村&rdo;,後來省里、縣裡都來過大幹部,下面的小幹部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