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假若有人说:“如来来过了,佛光普照,蓬荜生辉,现在又去了。有些看到是坐像,有些看到是卧像,这个人就是不了解我所说如来的深意了。
一般人都将如来,也就是佛,看作是具体的人格化的神,有庄严的身相,法力无边,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佛法中要表述的如来,就是金刚经中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就是如如不动,也就是无生,无生故而无灭,本来就有,而且不会有任何变动,这才是对如来的正解。所以佛学其实是哲学,而不是神学。佛经中所要表达的如来,也只是假名,并不是真的有如来这个法。事实上,不光是如来这个法,一切法都是假名的法,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这在金刚经中说得很多,金刚经中常说“所谓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就是这个意思。
有个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日,某人去庙中拜佛求幸福,发现一位跟佛一模一样的人也在求佛,便问他:";你怎么跟佛长得一个模样?";
那人道:";我就是佛。";
";你就是佛,那你为什么还要求你自己呢?";
";求人不如求自己。";佛答道。
世人遇事总会想得到别人帮助,却恰恰忘了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依赖,于是自己便成了累赘。而反过来,一求己,就成了佛。
一切总要过去,求人不如求已。已走的,不会再回来,有些情怀,淡去不可追。淡淡想起人间因缘,时间的神奇之手,印证着佛的话:来去皆是缘。就拿我们的人生来说,总是免不了聚散。 不可否认,生命中总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来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复返,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无论如何,终免不了曲终人散的伤感。曾经的相处,开心或不开心,都已烟消云散,在分别的时刻都能微笑着挥挥手说声再见,仅此而已。无数的相遇,无数的别离,伤感不多,或许不舍,但总是很坦然地告诉自己,这便是生活。至于我们遇见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
佛说:“为什么呢?所谓如来者,实在是无所来处,也无所去处,所以才称为如来。佛有三身:法身是如来,报身是世尊,化身就是佛。法身是自性的本体,它常住寂灭,无在无不在,遍满一切处,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不坐也不卧,没有来去坐卧之相,所以威仪(举止动作)寂静,如如不动。”
修道的人用各种方法修持,念头、思想安排摆布只为他。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心性的本来,就会被水上波纹骗去了,而忘记自己水的本性,画眉深浅,髻堆螺叠,这些境界把你骗住了,物理世界的一切欲望把你骗住了。受骗太多,才会看得如此之淡。也曾静静等待离去的人归来,也曾婉惜亲密无间的朋友竟相对无言,可那毕竟是人生必然的结果,从容接受,才是最好风姿。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不过,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这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于是佛会对我们说:来就是去,去就是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空是自在安详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