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第1/2页)
前,磕頭請求丈夫饒他一條性命,說:&ldo;他固然犯下死罪,但是他從前對我不慈愛的事情廣為人知,如果現在處死了他,世人就會說,皇上是因為我的緣故而懲處他的,這對皇上的名聲是一大拖累,所以還求你放他生路。&rdo;長孫安業就此逃出生天。
長孫皇后竟有這樣的心胸和政治感覺,真是不可思議。
長孫皇后不但是嚴於律己,她還寫下了《女則》,對後宮妃嬪及公主宗女們嚴加要求。
在這種情形下,長孫皇后所出的女兒們,在史書上留下的名聲都很是不錯。‐‐兒子們是個例外。也不在我們要討論的範圍內。
長孫氏的大女兒封長樂公主,下嫁給長孫沖(看駙馬的姓就知道,是一場親上加親。)
唐太宗李世民因為與長孫氏伉儷情深,雖然兒女滿堂(十四子二十一女),但是對長孫氏所生的嫡出兒女還是很看重的。更何況嫡長女要嫁的又是長孫皇后的娘家人,就更有特事特辦的理由。所以在給長樂公主辦嫁妝的時候,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長公主出嫁時的嫁妝數量翻一倍陪送長樂公主。
這道聖意剛下達,就招來了魏徵的抗議。魏徵說:&ldo;從前漢明帝分封皇子時,說&l;我的兒子豈能與先帝的兒子同等?那畢竟是他們的長輩,所以他們只能得到叔輩們所得的一半。&r;現在也是一樣,長公主的位份要比公主尊貴,公主的嫁妝怎能超過長公主一倍?國家有嚴格的制度,哪是能夠隨意逾越的?&rdo;
魏徵的&ldo;認死理&rdo;,李世民是早已領教過的,知道如果不照辦會是什麼後果。於是再次下旨,將長樂公主的嫁妝減為永嘉長公主的一半。‐‐拿腳丫子都能想得到,李世民被迫改主意的時候,肚皮里一定又咒了魏徵一串&ldo;該死的鄉巴佬&rdo;。
李世民這股子氣直到退朝都還沒有消盡,一回後宮就向長孫皇后訴苦。誰知長孫氏一聽,卻非常贊成魏徵的諫言,說:&ldo;我和陛下乃是夫妻之情,說話時都還往往要注意你的情緒臉色,魏徵不過一介臣子,就敢犯顏直諫,真是維護社稷的國家棟樑啊。皇上你能夠採納他的諫言重用他,也是為了國家呀。&rdo;
唐太宗聽長孫皇后這麼一說,頓時龍心大悅,覺得自己的胸懷的確是有那麼一回事。心花怒放之下,立刻下旨,派人將四十匹帛、四十萬錢送到魏徵家裡去。
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成長的長樂公主,出嫁時已是貞觀六年,四年後母親去世,父親對她的要求仍然很嚴格,仿佛是要在她的身上找到長孫後的影子一樣。
不幸的是,長樂公主確實也象她的母親那樣,身體很弱。長孫皇后有哮喘病並因此早逝,而這種病很可能遺傳給了她的女兒。其實不用父母嚴加管教、耳提面命,長樂公主的身體也不允許她有任何出格的想法或行為。更何況那時的長孫家有一位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做家長。她象母親那樣,謹慎小心地度過了餘下的人生。
長樂公主準確的生卒年月已無可考,但在她出嫁十八年後,她的弟弟高宗李治繼位,而
我們在李治的本紀行蹤里,找不到關於長樂公主的片言隻字,只看得到他探望異母姐姐高陽等人的記載。做為皇帝的同胞姐姐,這種情形是很不一般的。唯一的解釋就是,長樂公主早在太宗年間就早逝了,推算起來,她恐怕連母親那樣的壽命(三十六歲)都沒能享到。
長孫皇后的第二位女兒封為晉陽公主,閨名李明達,小名兕子,意思是小母犀牛。犀牛是一種粗蠻的動物,給女孩兒起這樣的乳名,用意就在於希望嬌柔的女孩能夠象犀牛那樣易養好長,能夠抵擋一切風雨。在這充滿父母憐愛的乳名之後,晉陽公主卻沒有享受到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