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页)
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浪蕩皇帝趙佶的後宮極盛,王姓貴妃就至少有兩人。《宋史》所載的王貴妃生了鄆王楷、莘王植、陳王機、惠淑帝姬、康淑帝姬、順德帝姬、柔福帝姬、沖懿帝姬。而《宋會要》則把曾為太后侍女的這位王貴妃稱為大王氏,說她生了鄆王、荊王、肅王、徐王、相國公、崇德公主、保淑公主、熙淑公主。而柔福的母親應為小王氏,生莘王、陳王、惠淑帝姬、康淑帝姬、柔福帝姬、沖懿帝姬。說法雖不同,有一點卻是共通的:&ldo;王貴妃&rdo;都是宋宮中的頂級寵妃,無論誰是柔福帝姬的生母,柔福&ldo;天之嬌女&rdo;的地位都是一定的,足以在徽宗三十一子、三十四女的龐大兒女群中多得寵愛。生為皇帝的愛女,柔福十六歲以前的人生是嬌貴順利的。然而柔福的父親趙佶,雖然將尊貴的地位帶給她,卻也將最深重的災難帶給了她。趙佶的特長是春花秋月、書畫琴詞,對國家大事一竅不通。國家對於他來說,只是個予取予求的庫房。他做皇帝的二十六年,幾乎將趙宋王朝的家底都掏盡了。
政和七年(一一二五)冬,北方的金國興兵南犯。趙佶不思保國安民之策,只想趕緊丟包袱,馬上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躲到龍德宮去做太上皇,所有頭痛的事都丟給年僅二十五歲的兒子去干。趙桓是個苦命的皇子。他的母親王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十五歲時成為趙佶的髮妻。王氏端莊忠厚,好色風流的趙佶對她沒多大興趣。王氏雖然成為皇后,但是在後宮中當家作主的卻是丈夫的寵妃鄭氏王氏。為了進一步打擊她,後宮宦官居然造謠說皇后行為不檢,有虧婦德。雖然最後查無實據,但王氏遭此飛來橫禍,本已抑鬱的心情雪上加霜,一病不起,二十五歲就去世了。趙桓在皇宮中艱難地長大,對處境十分明白:繼母兒女眾多,父親又朝三暮四,雖然自己名為太子,卻難保不會有象母親那樣遭殃的一天。趙桓一直小心謹慎地生活,不好聲色,服飾用具連普通庶出的弟弟們都比他的要好得多。
然而災難似乎從趙桓降生的那一刻起,就牢牢地糾纏住了他。當他苦熬了二十餘年,終於登上帝位的時候,只不過是父親的一頭替罪羊而已。趙佶已將大宋王朝的根基蛀得空了,趙桓雖有重振家國的心思,但他在成長過程中,不但缺乏未來君王必要的鍛鍊和教育,性情也被壓抑得怯懦了;另一方面,虎視眈眈的金國也沒有給這個青年力挽狂瀾的時間。
趙桓登基僅僅一年半,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天,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今開封)。雖然趙桓每天都親自登上城牆督戰、皇后朱氏還親率妃嬪趕製軍衣,但是仍然沒能抗住金兵。第二年的三月,徽宗、欽宗,以及兩宮后妃、皇子帝姬、宗室大臣,都被俘往金國。十六歲的柔福帝姬尚未出嫁,也被驅趕上了北去的路途。而柔福的兩位大小王貴妃母親,都非常幸運,死在了宋欽宗即位之前的安逸歲月里。柔福歷盡千辛萬苦,遭受了種種凌辱傷痛之後,終於抵達了金國都城上京(黑龍江寧安縣西南)。這時的柔福,已經無復昔日帝女的奢華與嬌貴,僅僅是以一千錠金折價給金國的活&ldo;歲費&rdo;。因此她被作為賞物,由金主分給了吳乞買為侍妾。吳乞買對柔福沒有多大的興趣,很快就將她送進了上京洗衣院做女奴。此處名為洗衣院,實際上就是一個金人尋歡作樂的官妓院。最初被送進來的女人中,還有趙構的生母韋賢妃。但是由於趙構在南京登基為帝,韋氏身份變得特殊,所以她很快就從洗衣院離開了,轉送五國城,與她的丈夫徽宗關押在了一起‐‐韋氏這時已經是四旬開外,對金人來說,即使把她留在洗衣院,也沒有什麼意義。
柔福在洗衣院裡度日如年、備受凌辱。直到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她為止。然而完顏宗賢也僅僅是把柔福看成洩慾的工具,不過他在厭倦柔福之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