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2/2页)
ddot;h&iddot;埃利斯上校從與假想敵日本交戰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將海軍陸戰隊應用於奪取日本在太平洋前進基地的設想。1933年,經羅斯福總統同意,美國海軍艦隊首次配備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用於兩棲作戰的海軍陸戰隊。
在以後的8年中,兩棲作戰戰術有了進一步發展。以前僅僅用作沿岸防禦的陸戰隊轉變為一支攻擊性力量,它的主要任務是占領敵方的灘頭陣地。
但是,當時一般艦隊的艦艇難以適應兩棲登陸的需要,在演習中損失的小型艦艇數以百計。經過反覆試驗,美海軍才設計出大批多種多樣的特製登陸運輸車和登陸艇,其中絕大多數在以後的太平洋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尼米茲對登陸作戰頗有興趣,他早就斷言美、日之間終究要發生武裝衝突,衝突的形式將是以攻占太平洋島嶼為目的的連續水陸兩棲作戰。所以他在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的聖克利門蒂島反覆進行登陸演習,參加演習的海軍陸戰隊第2旅實際上成為日後攻占瓜達爾卡納爾、格洛斯特角、沖繩島等島嶼的中堅力量。
前海軍部次長富蘭克林&iddot;羅斯福當選總統後,對海軍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羅斯福對於美國海軍力量遜於日本海軍這一事實深為不滿,他竭力督促美國海軍要發展到裁軍協定許可的最大限度。1933年,眾議院海事委員會主席卡爾&iddot;文森制訂了一個長遠的海軍建設規劃,即&ldo;文森&iddot;特拉梅爾法案&rdo;,該法案要求,到1942年為止,海軍新造艦船不得少於102艘。
正是在美國海軍處於大發展時期,尼米茲接到重新調回海軍部任航海局局長的任命。對此,尼米茲本人以及整個特混艦隊都深感意外。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海軍部為了應付可能捲入的戰爭,需要選派更多的高級指揮官輪流到海上去擔負指揮任務,以便獲取必要的實際經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