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2页)
尼米茲則是該方案的主要倡導者和推行者。麥克福爾的方案即是名噪一時的&ldo;環形編隊方案&rdo;,即把擔任護衛任務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圍繞戰列艦擺成向心的若干環形隊形。這種擺法的好處在於,便於集中防空火力,並能在一個信號指揮下統一行動,從而可以有效地改變整個隊形的前進方向。實踐證明,這種編隊的艦隻易於展開成縱隊,且相對節省時間。尼米茲對此評價道:&ldo;環形隊形非常機動,給我們的印象很深。&rdo;
尼米茲確認了這種編隊的有效性,並積極進行推廣說服工作,甚至說服自己的上司。當時一些高級指揮官不喜歡讓他們的戰列艦在隊形包圍之中孤零零地行進。所幸的是,尼米茲得到了極為賞識他的羅比森將軍的支持。羅比森認為,這種隊形容易變化,機動性強,易於掌握。為了避免潛艇襲擊,整個艦隊可以迅速駛向相反的航向或向一側機動。只要與基準艦保持一定的方位和距離,整個艦隊就可以一起行動。在展開成一字戰鬥隊形時,一艘指定的戰列艦帶頭離開環形編隊,巡洋艦和驅逐艦就能向編隊的兩端機動。羅比森命令尼米茲和其他部屬多次進行環形編隊實驗,取得了大量的收穫。
環形編隊的主要缺點是,難以保存編隊位置。除了在基準艦正前方、後方或橫向的艦隻外,保持編隊隊形是一項艱巨而又花費時間的任務,不僅需要經常變換航向,而且還要經常變換航速。當時還沒有雷達,在夜間無法保持環形編隊的陣位。
尼米茲沒有氣餒,他開始思考將航空母艦和艦隊編在一起的問題。他用&ldo;蘭利&rdo;號航空母艦在環形編隊中做試驗,結果很令人滿意。尼米茲日後談到:&ldo;我認為那時的戰術演習,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航空母艦的航空兵大隊以及以後派生出來的各種特混艦隊的航行隊形奠定了基礎。&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