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第1/2页)
關於水田屯墾的議論越來越多,溫讓發現事情漸漸有失去控制的苗頭。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九十一回 名動天下
朝廷關於畿輔屯墾水田的爭議仍在繼續,這種現象在萬曆後期已經變得十分常見,政務廢弛、大量官吏出現空缺,固然與萬曆不開朝會有關,但這種浮議爭論,無法達成妥協共識,未嘗不是原因之一。轉載 自
徐光啟進京以後,雖立即著手進行練兵,並奏練兵事宜十款,但朝廷並無糧餉發放,苦於無米之炊,這才上疏請在畿輔屯田,以資練兵,原想著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也在朝堂上爭議不休。
今日,內閣召集議事再度爭吵半日,眼看著還是無法達成共識,徐光啟微微嘆了口氣,從自己的奏疏下面拿出一疊紙,拿在手中揚了揚:&ldo;本官這裡有一份天津城的小報,上面有許多采自民間的消息,諸位大人或許可以看一看,民間百姓是怎麼想的。&rdo;
徐光啟所說的&ldo;小報&rdo;,自然是《華夏商報》,《華夏商報》一連數期都在討論水田屯墾,引發熱議,天津兵備道賈之鳳看到後,遂將其寄到徐光啟處。
&ldo;民心可用!&rdo;屯田御史左光斗開口言道,隱隱有金石之音:&ldo;便是升斗小民,也知田地荒廢無益。&rdo;
左光斗尖銳的話語讓不少人皺起眉頭,兵科給事中趙興邦冷哼一聲:&ldo;左大人不會升斗小民一般的見識吧?&rdo;
&ldo;屯田屯田,請問田從何來、人從何來、錢物何來、水從何來?&rdo;趙興邦伸手彈了彈薄薄的紙業,冷聲笑道。
&ldo;趙大人此言差矣。&rdo;直隸巡按盧謙大聲反駁:&ldo;枝河而西,靜海興濟之間,萬頃沃壤,皆荒為黃茅白葦之區,何謂無田?今歲饑荒。京師流民不知凡幾,豈謂無人?屯田雖需投入,一年後便可自給。兩年後便有產出,積而十倍百倍,此萬世之法也,豈能吝惜眼前區區錢物?畿輔一帶,水患頻發,治水田則可分而儲之,豈非大善?&rdo;
&ldo;盧大人,&rdo;禮科給事中李恆茂站了起來:&ldo;據下官所知。天津一帶。地各有主,其實並無田可屯。&rdo;
&ldo;可本官去看了,那些地都荒著!&rdo;盧謙眉頭一皺,臉面漲得通紅。
&ldo;盧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rdo;看到眾人又爭了起來,方從哲抬起手往下壓了壓,緩緩說道:&ldo;可那畢竟是有主地田地啊,朝廷也不好拿來屯墾吧!&rdo;
眾人盡皆沉默。知道擁有這些荒地地地主。是斷然不會平白讓出土地。而要朝廷出銀子去購地。也是不能。
左光斗皺了皺眉頭。冷哼道:&ldo;肉食者鄙!&rdo;
眾人不由都是皺起眉頭。這句話等於將他們全給罵了。
&ldo;其實尚有一法。&rdo;徐光啟輕輕咳嗽了一聲。揚起手上地報紙:&ldo;大抵開種之法有五:官種、佃種、民種、軍種、屯種。這上面有一法。大抵改自民種。由朝廷設法鼓勵民間墾種。如荒田減稅。獎勵。授官等。而不必朝廷深入參與。&rdo;
月牙河畔地李宅來了一位客人。據說是李家這一支地某個長輩。李老太爺。曾經做過天津衛地千戶。在衛所里挺有影響。
在李家最艱難地那段日子。這位李老太爺從來未曾露面。按照老人家地說法。他是在旁邊靜靜看著李彥起於憂患。沒有辜負他地希望。
明代宗法的影響很大,雖然作為旁支,平常很少來往,但影響還在,看到李老太爺到自己家中,二丫很高興,李彥也只好陪著笑臉招待,老頭拿出長輩的架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