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第1/2页)
六指寬大概將近三寸,這樣一來,同樣的長度,六級布就要比別地布多出很多,一眼就能看出。
就算是一二級的布,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比較,得出差別,如果嚴格按照這個做法,確實將方便老百姓選擇。
&ldo;除用幅寬標示等級,所有大生布的捲軸都要統一,並有大生的標示;此外,布匹要牽邊,在匹末也要有印記……&rdo;
李彥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他就是要用標準化的大生布,來與家庭式生產的江南布、松江布爭奪市場。
確定了市場策略,大生紡織廠就開始全力生產,新式機器的效能很快體現,雖然暫時只有四台織機,近二十台紡紗車,但布匹地產量卻要超出四倍不止。
紡織廠所需的原料通過天津夏氏的關係,從山東購進原棉,而後在大生紡織廠加工紡織,直到製成布胚。
運河之上,由南而北向來只有布匹,這批棉花的反常流動立刻在京城的商人中激起不小的浪花,隨即便有消息傳出,懷柔有個大生紡織廠要在北方紡紗織布。
&ldo;北方也能紡紗織布?這個大生紡織廠是什麼來頭?&rdo;正陽門的蘇松會館,幾個布商分別坐在案幾前,一邊飲茶,一邊說起最近的這件怪事。
&ldo;別忘了肅寧布,&rdo;一個胖胖的商人,帶著徽州一帶口音說道。
蘇州、松江以及浙江一帶地棉紡織業發達,其中又以松江為最,不過要說到將南方的布匹販賣到北方,還是以徽商最多,然後才是閩商、粵商、魯商等,蘇松的商人倒不是很多。
名義上的蘇松會館,卻成為這些商人的聚集地,相互間交流心得信息,拉攏關係,若是有矛盾,也能在這裡協調,頗有些行會的性質。
&ldo;肅寧布?那也能叫布?&rdo;先前說話的那位商人,尖嘴猴腮,輕聲怪笑。
尖嘴猴腮的洞庭布商翁啟愚,是京城有名的大布商,他地布匹主要來自於蘇州,並向京城地多家布店供貨。
胖胖的商人是徽州人胡文信,成化年間有人說過&ldo;松民之財多被徽商搬去&rdo;,徽商在松江地影響可見一斑。
對於這些布商來說,相互間雖有競爭,但這個市場足夠大,不妨礙彼此發財,但北方自產布匹便不同,這是一次危機。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百零八章 布商大戰
蘇松會館的布商們暫時還將所謂的&ldo;大生紡織廠&rdo;當作笑談。言語間頗為輕鬆。偶爾也流露出些許霸氣。若是這個&ldo;大生紡織廠&rdo;真的威脅到他們的生意。那便要動動手指。隨意碾死。
&ldo;老翁啊。這事還的上上心。雖說可能性不大。但要真是成了。咱們這生意都的斷。&rdo;胡文信抿了一口茶水。認真的說道。
生意做到他們這層次的。都不是蠢人。翁啟愚也斂容點頭:&ldo;胡六子。你放心。三天之內。翁某就查出這個大生紡織廠的來頭。不過以翁某看。這就是個笑話。&rdo;
&ldo;小心駛的萬年船。&rdo;胡文信用杯蓋劃著名茶水。微微笑道:&ldo;其實。要真有這事。最急的不是咱們。而是這會館的主人。&rdo;
&ldo;就算真的有北布。咱們照樣能夠販賣。他們蘇松的布可就慘了。&rdo;胡文信伸出一根手指。向南面點了點。
翁啟愚心領神會。笑罵道:&ldo;你這個狗崽子。咱蘇州人可待你不薄。&rdo;
翁氏也是蘇州洞庭東山人。不過他們以行賈為生。倒真如胡文信所說。賣誰的布都是賣。
話又說回來。做熟的生意。誰也不願意輕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