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第1/2页)
建奴據城五里紮營,烏爾古岱、李永芳領著數百騎兵,站在附近的高丘上察看地形。
上次那個使者又跑到城下,要求得到金州軍的回答:到底是降還是不降,若是不降,大軍便要攻城。
&ldo;降了之後,能給吾等什麼官職?&rdo;
李彥裝出樣子和建奴議降,不過卻騙不了李永芳,因為當年的李永芳也是這麼和努爾哈赤乾的,結果努爾哈赤沒耐心,大軍一衝,李永芳就真的降了。
如今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雖然角色發生了變化,李永芳和烏爾古岱都知道要怎麼做,一邊繼續勸降,給出條件,同時加緊布置,大軍直接開到金州城下,擺開陣勢,準備攻城。
五千多戰兵,加上輔兵,差不多也快有上萬了,在城前這麼一放,李彥他們立刻就知道之前地情報有偏差,主要是沒把那些輔兵算在內。
建奴的輔兵和復遼軍顯然不同,他們不僅平時要搬運輜重,打仗的時候也要上陣,他們一下子就推出幾十輛車,布置在建奴大軍的最前面。擺在建奴面前的,是一座高達三丈五尺的金州城,以及兩側延伸出來的矮牆,矮牆的後面同樣有些人影在晃動。
因為兩側的矮牆是緊挨著金州城,像翅膀一樣向前張出兩道棱,如果建奴直接攻城地話,邊上地士兵就會遭到這兩道棱的攻擊。
當然,若是建奴直接攻打金州城門,而距離遠一點,便不用擔心兩側棱堡地攻擊。但那樣一來,建奴能夠展開地兵力就會有限,金州城上面的守軍也能集中兵力應對正面。
面對這樣的格局,建奴軍幾乎是無從選擇,只有先把兩側的矮牆給打掉,或者至少打掉一側。才可以從容地攻城。
對於建奴來說,這樣的格局差不多是他們最喜歡的,明軍沒有將兵力全部收縮進城裡,試圖守住兩側地矮牆,那矮牆雖然麻煩,至少比高大的城池容易對付得多。
金州城東側是丘陵山地,不容易機動,烏爾古岱和李永芳將突擊的方向選擇了建奴軍的右翼,也就是西側臨海的矮牆。
看到西面矮牆的形狀。李永芳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建奴兵不可能蟻附攻城,面對這波浪一樣的矮牆。就需要選擇攻擊的重點。
作為戰場上一員宿將,李永芳很快看出棱堡這種布置的好處,正面進攻,攻擊棱尖地話,能夠投入的兵力有限,攻擊側牆,則會遭到另一處棱上的火力。
&ldo;要是這堡壘建成了,倒真是個麻煩,&rdo;李永芳側身對烏爾古岱說道:&ldo;就打西面那個角吧。讓兒郎們先試一下?&rdo;
烏爾古岱點了點頭:&ldo;行,先把前面地障礙給清掉,填平了溝渠。&rdo;
建奴在遼南的幾次行動,都有李永芳參加,他的身份可以拉攏遼民,李永芳統帥的漢軍同樣可以作為攻城的先鋒,這也是建奴攻城的老伎倆了。
至於誘敵出城,烏爾古岱和李永芳都覺得明軍只兩三千人,擺明了死守的模樣。恐怕怎麼也誘不出,烏爾古岱也不屑於去誘,直接打下來就是。
二十幾輛車在右翼軍前一致排開,這種大車的前方豎著五六寸厚的木板,外側裹著生牛皮,火銃地鉛彈根本無法打透。
漢軍的士卒推著車緩緩向前,後面緊跟著的是弓箭手,以及推著小車的輔兵,小車上裝滿了泥土。用來填平溝塹。而在他們的身後,則是披甲的建奴騎兵。
明軍和建奴對戰。往往未戰先潰,客軍可能還好一點,遼東的明軍幾乎就沒什麼戰鬥力,撫清之戰、薩爾滸之戰,建奴幾乎就沒什麼損失。
譬如曾經守著撫順的李永芳面對建奴幾乎沒什麼戰鬥力,投降了以後,倒是成為一員大將,兵還是原來那些兵,戰鬥力倒是強了很多,關鍵就在於漢軍身後那些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